此言一出,谢麟和付绮月皆震在原地。
李书义没注意二人的异常,笑着说:“世上难得有如此相像之人,若二位不嫌,我请二位喝口茶如何?”
付绮月激动地上前,不顾失礼,一把攥住他的手臂,眼泪几乎要涌出眼眶。
“是,是李淑溋吗?”她哽咽,身子忍不住地颤抖,“姑苏李氏,生父李炳,生母季氏……对不对?”
“你……”李书义惊了惊,瞪大眼睛,认真打量眼前女孩儿的容貌。越看越像,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就连眼角下那浅浅的泪痣都像极了昔日的妹妹。
他反手扶住她的胳膊,不可置信:“你,你是谁?”
“我……”付绮月泪如雨下,摸索着从袖口拿出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她的生辰八字,还有一个绿色的香囊,上面绣着小小的一个“溋”字,“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我,我叫付绮月。”
李书义哆嗦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小的香囊上绣着松柏和竹叶,一下子就将他的思绪扯回了二十多年前。那时候,李淑溋才十二岁,一针一线给家人缝香囊,给他的那个便绣着松柏和竹叶。
她说:“松柏迎霜傲雪,竹叶节节高生,我愿兄长来日金榜题名,不坠青云之志。”
“你的母亲呢?”李书义问,目光中有惊喜,亦有期盼,“可曾与你们同行?她在何处?”
“她……她……”付绮月泣不成声,被谢麟搂在怀里。
“舅舅。”谢麟温声开口,“此地不宜详谈,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细细说。”
李书义见他二人亲密自然的动作,心中了然,忍着疑惑点头道:“说得对。你们落脚在何处?”
“阿迎客栈。”谢麟答。
“阿迎客栈?”李书义惊讶,“这般巧。”
“怎的了?”
李书义叹道:“我是那家客栈的老板。”
阿迎客栈,密室内。
李书义为二人斟茶,付绮月握着手中茶杯,渐渐冷静下来。她平复心情,有些疑惑道:“你,你真的是我舅舅吗?”
李书义无奈摇头,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只一模一样的香囊。只是那香囊早已退了色,上头绿色的针线淡成了浅青色,但依然可窥见主人的针线功夫,尽管洗刷多次,仍完好无损。
付绮月将两只香囊握在手中,低声道:“可惜,就差一点点……”
“什么一点点?”李书义疑惑问道。
付绮月抬起头,迎上李书义的目光,眼中是无尽的哀伤:“阿娘不在了……两个月前,正月初七……病重过世的。”
“病重过世。”
李书义一脸不可思议,显然无法接受事实:“怎么会?”
谢麟叹了口气,倒掉二人碗盏中凉了的茶,默默续上新的。
桌子上的油灯静静燃着,灯花爆出噼啪声。
付绮月将十数年来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对李书义说出,经历了至亲痛别,她此时心绪已能平稳不少。李书义万万没想到,自己分别多年的妹妹竟就这样去世,仅仅相差了两个月,从此便是天人永隔,再无相逢之日。
“你母亲……她葬在何处?”李书义攥着付绮月手中那支簪子,恍惚间看见那个笑意盈盈的妹妹,“可是葬在长安?”
“没有。”付绮月摇摇头,“我把阿娘的骨灰带回来了。此行下江南,一为私事,二为公事。私事即是为了带阿娘回姑苏,葬回故乡……”
“好,好……”眼前这个男人尚未至不惑之年,鬓边已横生白发。骤然听闻噩耗,神色悲痛,疲态尽显,他深吸一口气缓过神来,“姑苏好啊……长安终究不是家。”
“舅舅……”付绮月拿出李淑溋留下的书信,递到李书义面前,泪珠子滚落下来,声音也哑了几分,“这是阿娘生前写的信。月儿斗胆拆看过了,您能不能想想,阿娘信中的人是谁?”
李书义接过,手掌抹了把眼泪,将油灯挪至眼前,一目十行。
“振学吾兄,顿首问安。
诀别数载,昨夜汝忽入梦来,手执书卷、意气风发,笑问吾之近况。吾惊觉汝风华不减当年,鬓角犹青,竟似已过而立,端重持稳,如有拜相之才,心下亦欢……”
“振学?”李书义重复这个名字,努力追寻脑海中那个模糊的影子,“振学……”
付绮月看他神色,便知晓,此人不仅阿娘认得,舅舅也定有印象。
李书义继续往下看,直到看见第二封信的内容——
“……若君及冠,定可一展抱负,名扬四方,却被奸佞斩于刀下,成无名冤魂。世道如此,何人可颠覆!料想天下万万君子,亦如君般志气难平,盼明君治世、还汝公道……”
“我想起来了!”李书义道,手指指着书信上的字句,“苏振学,是苏振学!”
那是嘉元二年……
李炳的女儿刚刚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