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很太平的,还有官兵巡守,现下鞑虏攻入中原后反倒危险起来……”
“要不怎么说宁当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呢!”
“我几个同村不光钱没了,人也死在了劫匪刀下。唉~,活生生的人啊,昨天晚上还在一起说话,今天就没了。”
“金陵城的官府不管吗?”
“怎么管?!他们自顾不暇,哪还有空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也不知道这场战乱什么时候能结束。”
“我们现在算什么?流民吗?”
“是啊。到了城池安顿下来,也不知道籍贯的事怎么说。唉~”
“别管那些了,都先活下来再说吧。”
同行之人唉声叹气,满面忧愁,隐隐有哭声传来。
百姓们本就背井离乡,惶然惊恐,日子久了,事事又得李临安排,彼此关照。
百姓们对李临是极为感激的, 日子愈久,李临的声望愈高。
李临将在人群中能说上话的人召集,嘱咐大家一路上须得暗暗警惕。
虽然他们人多,但劫匪流寇怎么会放过到嘴的肥肉!
有的百姓们此前已经经历过劫匪袭击,意识到事情有变,当即便大声喊道:“劫匪来了,大家小心!”
众人在短暂的慌乱了一阵之后,很快就恢复镇定。想起李临事前所说的,让老弱妇人躲到中间,青壮男子们手持各类趁手的物件守在外边。
被保护在里面的沈曼意外地看到李享也在最外面,当劫匪拿着大刀杀来时,他没有闪躲,而是手里拿着一把菜刀迎面冲了上去。
沈曼的眼光一直在注意着李享。
她看到李享杀掉一个劫匪。
她看到李享去帮助另外一个被劫匪缠身的人,然后两人合力杀了他。
她还看到,李享为了救一个年轻的孩子,被劫匪砍中一刀。
劫匪退去后,百姓中有不少遭此横难的人,面上难掩愤恨的、躺在地上休息的、倚靠在一起低声啜泣的、昏迷不醒的、染血死去的,不胜枚举。
众人都在休息。
沈曼坐在爹娘身旁,满脸茫然,两眼直呆呆望着天空。
她心中不解。
她想不通为什么。
同样一个人,为什么既能将同村的姑娘卖入青楼,又能奋力保护同行的人,也能在众人无暇注意他的时候,冒着身中一刀的危险去救一个人?
这就是于柏洲说的时代与环境吗?
那她的恨呢?
她还要不要向这样的李享报仇?
沈曼整个人陷入不知所措当中。
第一次打退劫匪之后,李临对于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便将青壮男子们组织起来。
让他们白天夜里加强警惕,再分成小队进行警戒巡逻,每个小队都有自己负责的范围。
再加上之后几次的合作,李临已经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和威严。
众人见他们竟然打退劫匪,顿时觉得有了希望。
五天后,他们经过了第一个城池,临泉城。
沈曼看到距离城门一里外的地方,东倒西歪的躺着好些百姓,还有的独坐在树下,有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但无外乎都是神情惶恐,脸上都带着前途未卜的茫然与无措。
李芙皱了皱眉,问道,“发生什么了?他们怎么都不进城?”
李夫人摇头道,“恐怕是被拦住了吧。”
有人去打听,很快便来回说了,“真的是想不到啊!城门关了!”
有人问道,“那进出城的人呢?怎么才能进城?”
那人回答道,“进城可以啊。城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了,每人须得缴纳五两银子的入城费用。否则就会被守门的官兵拦在外边,不许进去。”
他们一行人中有人哀嚎起来,“怎么会这样……”
旁边有人说道,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让人进去的。
但后来,就变成这样了。
众人歇息时,沈曼听到李临八岁的儿子问他,“父亲,他们为什么要关闭城门?”
李临摸了摸他的头,“因为一座城池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居住的地方是有限的,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懂了吗?”
李临见他摇了摇头,接着说,“城池之外百姓的疯狂涌入必然会造成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居住和饮食还是小事,更要紧的是治安。所以,城中官员想了这么个宽出严进的法子。”
“五两银子的入城费用,对于豪门富户并不是一个问题。”
李临叹道,“是。但这世间最多的,终究是普通人啊。”
有人选择掏五两银子的入城费用。
有人选择留在城门外。
虽然眼下不能进城,但城门外的地方总是安全的。
他们等等,说不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