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白氏这么说,这朱老二媳妇的嘴巴也长,没事就爱跟村里那些长舌头的婆娘嚼舌根。
别人家的她不管,可慕家和沈佳言的闲话,不是那么好说的,到时候真有个什么,老二家的自己作死也就罢了,可别坏了她和沈佳言的情分。
朱老二媳妇笑嘻嘻的道:“瞧大嫂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虽然话多些,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看我这么些年,可曾将家里的事情在外头说去?”
白氏听了这话,面色稍霁。
朱老二媳妇又凑近了些:“我这不是看那沈寡妇的娘家二哥,好端端的一个大男人,居然在嫁出去守寡的妹子家过年,心里奇怪了?这么大男人了,难道没成亲不成?若是成亲了,再心疼自家的妹子,也不该留在妹子家过年吧?大嫂,你跟沈寡妇关系好,你知道什么缘故不?”
白氏看了朱老二媳妇一眼:“老二家的,你又打什么主意了?”
朱老二媳妇往外头看了看,院子里没人,这才小声的凑到了白氏的耳边嘀咕起来:“我这不是看着,那沈家二哥,看着年纪倒是不大,人材也不错,好像也是个有本事的。你想他刚到咱们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衣服破破烂烂的,还身体不好的样子。”
“这才多久,不仅身体好了,好像听说还在镇上找了事情,也有了收入。今儿个回来,可是雇着马车回来的,拖了那么老一车的年货,可见是发财了——”
白氏还是没听太明白:“那不是好事?”
朱老二媳妇冲着白氏挤眉弄眼:“大嫂,你还没听明白我的话?这样能干的男人,看着好像身边也没婆娘孩子的样子,就算年岁略微大些,可也不算很大……”
白氏有些明白了,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
朱老二媳妇点点头:“咱们那小姑子不是也守寡回家了吗?爹娘和咱们一家子不是为这个发愁吗?我看他们两个倒是年纪差不多……”
剩下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白氏也忍不住有些心动。
他们这小姑子也是个命苦的,当初倒是嫁到了镇上的货郎,没过几年好日子,那货郎出去进货,回来的时候失脚跌下山崖摔死了。
留下小姑子和婆家人,真是天都塌了。
好在小姑子给那货郎还生了两个儿子,那货郎好歹没断了后。
因着小姑子还年轻,婆家也算厚道,说不能强留着她年纪轻轻的就守寡,不如放她归家,让她再寻个好去处。
那两个儿子公婆带着,那货郎本就是独生子,这剩下两根独苗,自然是婆家的宝,不会让小姑子带走。
小姑子开始也舍不得孩子,后来一想自己还年轻,真要就这么守一辈子吗?
加上朱家两老也疼闺女,劝她还是归家再改嫁,日子也不会难过。
毕竟寡妇的为难处,他们看看沈佳言就知道了。
也就是沈佳言有本事,今年才翻身过上了好日子,之前那一年多,过得什么日子,谁心里没本帐?
哪个真心心疼闺女的,能忍心让自家的闺女当一辈子寡妇?
小姑子也就被说动了,带着当初的嫁妆,自己积攒的私房,还有那婆家给的一点添妆回了朱家。
自家这小姑子性子柔弱,没什么主见。
成亲前听爹娘的,成亲后听男人和公婆的,男人死了,又听爹娘和公婆的回了家。
归家都小两个月了,还成天窝在房里闷闷不乐,连吃饭喝水,都是让家里的孩子给端进去的。
这虽然时间不长,可几个做嫂子的,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些想法。
毕竟这小姑子那么大人了,就算死了男人归家,心里不痛快,可这男人都死了大半年了,回娘家了,还天天一张苦瓜脸,谁看着心里不膈应?
所以朱家老爷子和老太太也着急,想快点给这小闺女再找个人家,也免得她成天还惦记着前头的男人和孩子。
几个嫂子尤其着急,毕竟自己都有闺女,年岁也渐渐大了,该寻摸亲事了。
可上头有这么一个守寡在家还没嫁出去的姑姑,自然不好说亲。
因此这亲事,几个嫂子比朱家老爷子他们还着急呢。
此刻听了老二家的这么一说,白氏也忍不住有些心动。
自家小姑子除了性子柔弱些,长得也算清秀,不然当初不至于嫁到镇上去享福,生了两个孩子,那样子都还很年轻呢。
若是那沈家二哥没成亲,或者成亲了,没了婆娘,也不妨碍事,都是二婚头,正好谁也别嫌弃谁。
而且,小姑子若是跟沈家二哥真成了,那他们和慕家也就是实在亲戚了。
有了这层关系,以后靠着慕家这棵大树好乘凉啊!
白氏不由自主的就停下了手里的剪刀,看了看朱老二媳妇:“这事,还轮不着咱们做主,得跟爹娘他们商量一下。”
朱老二媳妇连连点头,她知道自己不比大嫂白氏得公婆信重,这话要是白氏去跟公婆说,公婆只怕才会好好考虑,若是自己去说,恐怕能得到的就是一顿臭骂。
妯娌俩从来没有这么齐心过,对视了一眼,白氏衣裳也不裁了,丢下剪刀,拉着老二家的,就往上房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