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SD计划(1 / 3)

躺平第五天,教务处又发来鼓励短信。

接着我收到了郑诗妍的微信消息,应该是群发的。

她是U大本科的国际法老师,平时经常跟研究生们social,人非常好。如果我没记错,她最近应该在日本做学术交流。

消息说:不要相信教务处!现在形势非常严峻,东京即将迎来大轰炸。大家要想尽一切办法自救,远离受感染城市!

国内水深火热,我们还真没太关注国外的事儿。

找了下国际新闻,果然——包括东京在内的整个东京湾,已经由美国军队和国际组织接管。

我试着给郑诗妍打微信电话,好久才接通,电话那头很吵,传来有节奏的轰隆声。

“喂,周千!”她听上去极度恐慌,信号时断时续,彻底中断前,她传递了以下信息:

她在直升机上,正准备撤离关东;全球已经启动SD计划,要赶紧离开受感染地区,最好去高海拔内陆。

然后,又是一阵轰隆和尖叫,她的直升机坠毁了。信号中断。

我和尚曦赶紧查了下什么是SD计划,但检索出来的都是些不相关的词条。翻了几页之后,终于发现一个都市传说爱好者网站,四年前有这样一个帖子:

SD(Self-Destrution System),即自毁系统,是联合国在21世纪20年代初部署的一项国际计划。若发生全球性的、会对地球安全以及人类生存繁衍构成巨大威胁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瘟疫、自然灾害、恐怖主义活动),且不具备其他应急方案和条件,联合国有义务联合各大国启动自毁计划,为维护安全地区,可对业已受到重创的地区、城市、村镇实施人道主义毁灭。实施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无物资及医疗支持的隔离、轰炸、投毒。但出于人类全体利益的长期考虑,如确实需要使用核装置,需获得常任理事国全票同意。

回帖里要么说是个好的小说设定,要么说不存在这种可能性,还有人搬出电车难题。

放在以前,我是坚决反对搬动铁轨的那类人,我觉得那些赞成搬动铁轨的,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设定为大多数的人,宣扬大义和牺牲精神,是因为不认为被牺牲的会是他们。

但是回到眼下,我有点不确定了——如果世界真的糟糕到《最后生还者》那种程度,自毁计划说不定会成为现实,也会成为人类的最后一道安全线。

我们开始找日本的实时新闻,果然大家开始刷屏——东京上空硝烟滚滚,仿佛地狱惨象。

我和尚曦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里看到了绝望。

“周千同学,咋办?往外跑吗?平时也是你拿主意,我听你的。”

我也很犹豫。

万一SD计划是真的,U市可能会和东京一样。不赶紧逃出去,我俩也许会被炸成渣渣。

可另一方面,且不说U市已经封城、军队开始进驻,处于严防状态,就是能找到出城的路,我俩一来没车,二来外头那么多丧尸,说不定刚出校门就被嘎了。

看着身旁满满当当的物资,留下的理由又多了一分——为一个渺茫的希望放弃这些物资,属实可惜。

我想了想,又找了些东京被轰炸的实时照片和视频,被炸毁的建筑成密集的点状分布,但仍然有不少漏网之鱼,怎么看怎么不像原子弹爆炸的场面——

“这就是普通炸弹吧?”我指给尚曦看。

“啊,刚才那篇帖子也说,如果要用核武器,得常任理事国全票同意!”

“没错,看来没用到核武器,或者还没达成一致。既然咱俩逃不逃都只是有可能挂,不是必然挂,不如按兵不动。目前看来,东京的情况是全球最严重的,我们可以先做好逃生准备,把东京作为参照,如果它被核弹轰了,再逃也不迟。”

尚曦直点头。估计我说她心坎里了,她也倾向于留守。

接着,她给我讲了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二战期间的经历。

德国战斗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跑到伦敦上空炸一炸,老百姓听到空袭警报后,会躲到民居的地下防空洞里。她的房子很幸运,在被炸得剩一面墙之前,□□了很久。

“希望咱俩也有这样的运气。”

我俩紧紧抱住彼此,直到空气间有一股橘气开始弥漫,我赶紧松开她说:“做晚饭!”

肚子咕咕叫,我们用电饭锅烧了一只板栗鸡,汤用来拌大米饭,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往椅子上一倒,尚曦开始有罪恶感:“我周五应该去健身房的。”

“也是,咱俩这个宅法早晚变成大胖子,跑几步就喘,丧尸美滋滋。”

“那我再发挥一下动手能力?”

“啥?”

“做健身器材。”

躺平第六天,尚曦又做了手工。

带提手的2L酸奶桶灌满水,成了可以练上肢力量的哑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