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荡开了涟漪。
周围恶鬼不堪忍受,纷纷张牙舞爪地嘶吼着奔向她。
指尖已经血肉模糊,鲜血顺着十指一滴一滴流在玉缶上,沈梧兮似是不觉疼痛,口中仍念着法诀。
少间,乌云汇聚电闪雷鸣,一道虚影蓦地出现在她的身后。
“那日妖王倾尽全力重铸你躯,你分了半条命出来才做成神契,并许妖王一个承诺,可那妖王不知珍惜,竟草草地将神契赠予一人间女子,如今因果轮回,汝又何必替他收拾这烂摊子?”
听声音是个年轻的女子,只不过她的语气带着些许煽风点火的意味。
沈梧兮阖上双眸,充耳不闻。
虚影女子却有了兴致,她好生打量了一番石桌上染血的玉缶,然后笑出了声。
“果真同吾猜的一样,汝的神力正在逐渐衰竭,吾有时真的不知汝究竟想要做什么,抑或是想得到什么。”
身旁噙着笑的女子一步一步试探着自己的底线,沈梧兮深知若无一个合适的借口搪塞过去,今夜怕是不好脱身。
于是她沉吟片刻,便将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
“当年祸神杞华夺吾凡躯,是妖王舍身相助,最终才未酿成大祸,虽说妖王此番行径有失大统,但说到底还是神界的过错,吾理应尽一份绵薄之力。”
“杞华不仅失了神格,还差点伤了汝,吾当时若在,非要掀了他神殿剔了他神骨不可。”
自从百年前杞华携外道的乌合之众攻破三清天后,每每提及祸神,虚影女子都气不打一处来。
外道素来被六界正道视若敝履,其中外道之首祸神的实力更加高深莫测,甚至连一些身经百战的神尊对他们都得退避三舍。
而这些祸神皆来自神界,皆是神界中自甘堕落或被祟魔蛊惑的尊者。
“罢了罢了,昔日之事吾就不多嘴了,省的汝心烦。”见沈梧兮陷入沉思,虚影女子叹了口气,摆摆手说道,“天帝一事吾虽不好插手,但汝若有难,吾也不会见死不救。”
言罢,虚影女子并未立即离去,她先是摘下林间挂着的大红灯笼,然后从百纳袋中拿出一盒夜明珠放在石桌上。
沈梧兮静静地站在一旁并没有出言打扰。
昏暗的竹林在夜明珠的辉映下瞬间敞亮,可眼前的虚影却在一片澄净中慢慢消散。
直至再也不见女子的身影,沈梧兮才仰首长舒一口气。
云中明月皎洁安宁,而她无心欣赏。
六界自天地初开时便有了雏形,又怎会在众生一念之间顷刻瓦解?
天帝失去了理智,于是六界降下浩劫,她有意劝止,可天道不许她沾染因果,束缚了她大半的神通。
现在的她若离了七尖峰便和常人无异。
但这些不能对外讲起,因为一旦自己有了什么舛误,因果报应很有可能会牵扯到和她有关的任何生灵,连神仙都不例外。
所以她只能另寻他法,为弥补神界犯下的错,也为曾经的自己赎罪。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沈梧兮伫立在原地迟迟未动。
手边的夜明珠勾勒出她的眉眼,也让她脖颈上现出的黑色符文更加清晰。
若虚影女子还在,看见她的模样肯定会大吃一惊。
那隐在皮肉下如同荆棘一样攀附着的黑色符文分明是为桎梏祸神而设下的禁制。
一个神界的尊者,怎会受制于此物?
可无论是祸神之禁制,还是天道的枷锁,沈梧兮皆不在意,正所谓困缚皆发自于心,困与不困,缚与不缚,不过表面之像。
不过倒是被虚影女子说准了,她有一心结未了,只是那困扰她千百年的难题早已无声无息地侵蚀了她的神魄,而她也已适应了它的存在。
或者说,是她凭借着它的存在而存在。
*
失悔山
銮羡神尊靠在桂花树上,眯着双眼,似乎在想些什么。
周围的灵鹿安静地低头寻觅,桂花树上的红绸带摇曳着静谧的月光。
许久之后,銮羡揉了揉发酸的双眼,抬起手捻起肩上的竹叶,忽而想起了那个端坐莲花台祈福的红衣女子。
怎么说呢?今夜算是没白跑一趟,虽然天羲神尊摆明了自己中立的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不会与妖界为敌。
不过,以天帝的脾性估计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銮羡神尊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说来也可笑,最接近天道意志的天帝,做出了最离经叛道的决定。
只留神、仙、冥三界,他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天帝能有这个想法,难不成真被祟魔蛊惑了?
如果当真如他所想的话,那不好办啊。
思绪万千如密网般缠绕,酒盏中的明月隐隐地描摹出他最熟悉的笑容。
“阿青。”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