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外面玩,那些同龄小孩都叫我跛子娃。”
那时候童言无忌,却最伤人。
再后来,小学时夏天一次上体育课,姜也忽然晕倒。老师见他大口呼吸,嘴唇发紫,胸口有肿块突起,连忙喊了家里人来,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是先天性心脏病。
病得很急,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他记得母亲抱着自己期期艾艾地哭,父亲的眉头皱得很深。
五万元的费用,刚刚好掏空了他们的家底。
现在想来,这是压倒他父亲的第一根稻草。
家里缓过来没两年,高一时,母亲又病倒了。
他那时正在学校住宿,怕他担心,父亲硬生生将这个消息压到周末才说。但在医院见到父母,他忽然发觉父亲头上多了好些白发。
起先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病,还以为母亲住院也是暂时的,养一养就会好。后来发觉母亲即便出院,也总是动不动就发烧,流鼻血,脸色始终苍白,才意识到她的身体状况真很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他念出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专有名词,又喝下一大口酒。
“说来也奇怪,后来我查过,这病男性比女性更易患,但没想到我妈就……”他苦笑一声,垂头,“据说这病有一定遗传性,直系亲属比一般人群的危险性高三倍吧。”
谭千渝暗暗心惊,不由道:“那你……”
“我没有。”他盯着啤酒神色自若,“我倒是希望得那病的是我,不是我妈。不然他们后面再要一个孩子,应该过的也挺幸福。虽然穷点。”
后面的治疗过程他没有提及,她也不敢问。
想想也知道,亲眼见到自己的母亲由最健康的状态渐渐变化,到最后瘦成一把骨头,眉毛头发全部掉光的模样,该有多绝望。
“她坚持了不到一年,11个月。”他低声道,“我知道,她已经尽力了。”
“我妈她……极能忍痛,她这病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他眨了眨眼睛:“我爸也尽力了。”
“这期间的治疗费用,我记得应该是50万元左右。急卖掉还在还贷的房子凑了30万,剩下的,他带着我去一家一家地借钱,除了上班,还四处去工地上打零工,还在外面偷偷捡破烂。”
他没提那时有同学在外面无意中看到了父亲收破烂的场景,回来到处宣扬,当面嘲笑他家是捡破烂的。他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愤怒都没有。他没有那个力气,也没那个时间。
有时间,他宁愿帮父亲多捡两个瓶子。
那时候,姜也已经懂事了。
每天活在饥肠辘辘与提心吊胆中。
“我爸一周给我20块钱,作为伙食费。”他突然提及。
“20元,一个周?”
谭千渝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
“那吃得饱吗?”
他没说话。
只能咬牙坚持,把每块钱都掰成两瓣花,每顿饭都是煎饼或馒头配咸菜。有时天气潮了,煎饼放不住发霉了,气到偷偷擦眼泪。
没办法跟同学吵架,打架,他付不起医药费,维系不了什么年轻气盛的青春期自尊。
他就没有什么青春期。当你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什么样的小心思都不会有。最大的心愿只有一个,不挨饿,活下去。
没有人的青春应该是这样的。
每天晚上在梦中辗转反侧,生怕老师跑来找他,告诉他母亲的噩耗。
就那时候,到底是什么念头,支撑着他把书念完了呢?大概就是父亲那句“把书念完了,你就能想到办法赚大钱”了吧。
“高二时,我妈走了。我记得我妈葬礼结束后,他一个人拎了一箱啤酒回家,喝了整整一个晚上。”
父亲很爱母亲。很爱很爱。
那天晚上,他听见酩酊大醉的父亲趴在桌上,一遍遍地喊母亲小名,哽咽地,沙哑地,深情地,愤怒地,无奈地。但是多余的他什么也没说,只那一个名字,念出了千言万语。
他陷入回忆中,怔怔看着父亲悲伤的背影,不知不觉间,眼前已是一片模糊。
“我妈生前,非常擅长泡茶。”他忽然转开了话题,“她年轻时曾在茶园打过工,泡的一手好茶。我父亲尤其喜欢喝她泡的崂山茶。母亲每次泡茶时,他就在旁含笑看着,也不说话。”
谭千渝啊了一声:“这好像是咱们q市的特产?号称是中国最北方的绿茶。”
“嗯,我妈以前,在这里待过。”
“所以这是你选择来q大上学的原因吗?”
姜也不答,只是继续道:“我妈说,种茶是门很高深的学问。需要种茶者像关怀、照顾自己的小孩子一样照料茶树,这样得到的茶叶才好。”
他曾见她泡茶。
80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