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塾啊?镇上的书塾得花不少钱吧?”
“富家不是穷得很吗,怎么还掏得出银钱送他去书塾?”
唐大娘的话一说,周边很多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全都是一脸好奇的样子。
那会不好奇。
整个樟山村就黄家地主的小儿子去镇上书塾当学子。
其他倒是也有几家,不过都是紧着便宜送去了周边的学堂。
马氏眼珠子一转,好奇道:“我原先听说富家以前是大户人家,即便现在落魄了,多少还是有些家底吧,不然哪里能拿出那么多银钱送孙子读书。”
王大娘摇着头,“当年要是留下一些,富争腿伤就该拿出来,也不至于硬生生拖得下不了床。”
她和富争算是一辈人。
当年富争为了还账可是吃了不少苦,要真有家底,那里会将日子过得那么惨,“别得不说,要真拿得出来,早该送珺哥儿去书塾了,也不至于现在才送过去。”
众人一听也是。
一般能拿得出银钱的家里,都是四五岁就将子孙送去读书。
珺哥儿明年就是十二岁,到底晚了一些。
马氏还想打听些什么,侧身问着稍远处的一个姑娘家,“李月香,你们不是一家吗?珺哥儿去书塾的事你们知不知道?”
话音落下,绝大部分的人都将视线落在李月香身上。
一凑就看出他们满眼都是看热闹的意思。
想想也是,就这么大一个村子,要是不凑凑旁人家的热闹,那多无趣啊?
尤其是富李两家,当初李大树闹着要分家时,热闹的不得了呢。
连着大半年都聚在一起唠嗑着。
“我怎么知道!”被众人盯着的李月香很不自在,撂下这句话拎着背篓就走。
等人走了几步,这边又议论纷纷起来。
“看她应该不知情,刚刚还惊讶着呢。”
“富家瞒得可真够严实。”
“当然得严实一些,不然他的继子继女又开始打主意怎么办?”
不过王大娘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件事上,她瞧着李月香拎着的背篓,很奇怪的问着身边人,“奇怪了,李家这丫头不是惯不喜欢下地干活吗?我这些日子怎么常在地里看到她?”
先前是没太留意。
现在想想,这小半个月干活好像都常常看到李家丫头的身影。
以前因为干活的事,李家丫头哭过闹过,最后含着泪也得被逼着下地,不过大部分都是敷衍了事,要不就寻借口悄悄离开。
怎么这段日子这般安静,难不成是改性了?
“年纪大懂事了吧。”唐大娘说着,“你瞧瞧她那些堂姐堂妹不照样干活,除非生到大富人家,谁家姑娘不干活?”
不是没有见到过自命不凡的人。
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心里的妄想总会破灭,迟早得认命。
她跟着道:“她年龄也不小了,再像以前那么闹着怎么行?不然以后找婆家都不好找,总不能跟她堂姐一样,十八岁了还没定亲?”
周边人听着,不由点了点头。
都觉得挺有理。
然而马氏却皱了皱眉头,喃喃说着,“不对呀,就算干活也得给自己干吧?我分明看到她晒好的干稻草背去了姜家……”
说起来,李月香和姜家也有些关系。
她堂姐富金金的婆家不就是姜家么。
可现在整个村子谁不知道富家和姜家闹翻,那李月香为什么要去姜家帮着干活?
心里有着疑惑,但马氏也知道这种事不好开口。
不管是姜家还是李家,家里都有得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的泼妇,万一沾上了,她的小日子可不好过。
这时候,还是得管好嘴。
而离开的李月香确实很惊讶。
她走在回家的小道上,脸上显露着不解,嘴里不住小声嘀咕着,“富珺珺会去书塾了?怎么可能……分明梦里……不行,我得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