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祖母我的家人。”
李恪叹了口气。他们二人共死易,同生却是如此之难。那就像现在这样好了……
李恪起身,说:“瑶儿,你随我来。”
两人牵手重新走进窄道,走到刚才的位置,蜡烛还在燃烧,烛光摇曳,窄道内忽明忽暗。李恪掏出匕首,在方才那个小洞里又掏了掏,取下第二块手掌大小的石头。李恪伸手入内,面露喜色:“得了!”竟自小洞内取出一本书,封页上赫然四个大字——《重玄秘要》。李瑶本心怀戚戚焉,看得此书,精神为之一振。
原来,大唐自高祖李渊建国起,天家以李耳(老子)后裔自居,奉道家为国教,于武德八年(625年)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到了李世民的时代,再次申令道先佛后。道家得到很大的发展,最有名的三支分别是楼观派、上清派、重玄派。太祖李渊太原起兵时,楼观道士利用楼观台上的粮草予以支持,并为他编制了许多利于他的谶言。李渊称帝后,有感其功,特赐地拨款,改建宫观,赐名“宗圣宫”,并大力扶持。楼观派背靠朝廷,逐渐发展成为道教中心。但它没有独立的教义,理论贫乏,除了上层贵族信徒较多,民间百姓并不买账。而上清派和重玄派,教义完整,注重经典研习,强调弟子个人修为,除士族外,民间教徒亦众。两教中,上清派在修炼方法上强调“心”即精神意念的调节,注重身心双修,着眼精、气、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箓、斋醮和外丹,昆仑门就是上清派中的佼佼者。而重玄派的“重玄”出自于《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教义较上清派更为深奥,注重术法、丹药,强调抛却世俗,静心守一,才能得道成仙。重玄派下有重玄门,门中的弟子皆隐世修炼,江湖上一直有重玄门现任掌门成玄英乃当今绝世高手的传说,但对于成玄英的行踪、教派居所、门中弟子情况等皆一无所知。
这样一个神秘的教派,它的秘密都记录在一本书里,这本书就在眼前,怎不叫人又惊又喜。
熄灭烛火,回到洞内亮堂处,两人看了起来。
书中记,重玄派形成于魏晋玄学,晋末向秀、郭象在《庄子注》中从《庄子》中提取出重玄理论思想的表述方法,后魏晋时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道德经》 ,奠定了这一学派发展的基石。南北朝时代梁朝道人孟智周、臧玄静,于重玄派下共同创立了重玄门。至今,重玄门已有一百多年,历任八代掌门。
接下来是著书人的自我介绍,说他是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士,虽出身寒素,然自幼酷爱读书,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精通老庄之外,深谙《周易》、儒学、佛学等要义,兼精通梵文。多年隐居东海。曾于贞观五年,应圣人之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
看到这里,李恪李瑶二人就明白了,著书人正是重玄门第八任掌门成玄英。
成玄英少年成名,获御赐“西华法师”称号时年岁尚轻。重玄派一向追求避世修炼,故贞观六年,成玄英就向圣人辞行,离开长安,嗣后世人皆不知其所踪。原来他隐居在华山。
书中成玄英阐述了他自己的很多观点。他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所谓重玄,即“玄之又玄”:“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又说:“妙本非有,应迹非无,非有非无,而无而有,有无不定,故言恍惚。”论及养生,他称:“善恶两忘,刑名双遣,故能顺一中之道,处真常之德,虚夷任物,与世推迁。养生之妙,在乎兹矣”。
重玄派教义深奥,两人不能领悟,甚觉无趣,匆匆翻过。及至书过一半,书页上几个大字:重玄门武功秘笈。旁边一行小字:此篇汇重玄门历代掌门武功修为之精粹,非子实一人之功耳。
李瑶突然将书一合:“我即非重玄门弟子,又未得成掌门许可,怎可窥探如此宝典呢?”
李恪饶有兴味地看着李瑶,笑起来:“我非江湖中人尚懂得习武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瑶儿,你何时变得迂阔起来!成玄英写了这本书,自然是想要将本门精粹流传下去,否则他何必写下来;他写了这本书,不留在身边,不交给他的弟子,偏藏在这里,必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如若这些武功精粹最后失传,那才是他的罪过。”
李瑶觉得他这话说得在理。委实,作为一个掌门人,有个要务就是将本门功夫发扬光大;如若不能发扬光大,至少要保证不在自己手里失传,否则即为本门罪人,只怕死后都无颜面对本门前辈。
成玄英写了这本书,藏在这里,若不是机缘巧合,除了他自己,哪能有旁人知晓。必是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想到这里,李瑶重新打开书,看了起来。
接下来的一页,倒证实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