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 章(2 / 3)

面前的男人问道,话里倒带上了些许戏谑调侃:“今日怎的未去上朝?”

这倒不能怪她。她今日醒来,便在这具身体,那时已是卯时,而自珩王府到宫墙内,也得小半个时辰。她可不知道她今日一起身就会成了珩王殿下。

“今日父皇上朝时说了些什么?”她接过话,假装着珩王的口气问道。

敬王四下打量了他一番,才开口道:“无妨,今日父皇也未去上朝,昨晚他在安华殿诵经一夜,今日上朝前累倒了,就回去休息了。”

本朝的国教是道教,只是圣上偏好释教,连道法都被搁在一旁。圣上痴迷佛教,前些年甚至亲自在庙内讲经。大臣们痛哭流涕,跪在大雄宝殿外才将其请回皇宫。京城内的庙宇林立,不见老庄,倒都是各类佛像。

上官晋顺势坐下,只是她实在不习惯如敬王殿下一样在他人面前坐姿如此散漫,只席地盘膝趺坐。

他皱了皱眉,挥手让身边的小厮把门关了起来。上官晋忽然觉得有些紧张。

“今日怎的没带凌河出来?”

她怎么知道?她出门时只是看着这个小厮一直跟着自己,又听下人叫他阿黎,便带他出来了。

“今日他身体有恙,就没带他出来。”阿黎抓了抓手,神色微变。

“那你身边今日带的这个叫什么?”

“呃...叫阿黎?”她犹豫地说了出来,“不过,我带小厮出来,他的名字也没必要记得清楚。”

“是没必要记清楚。”他坐起身正对着上官晋,“只是我竟然不知我的四弟竟然不知我贴身的小厮叫凌河。”

这三皇子居然给自己下套了。

她强装镇静,没有应答。

“我四弟一个不着四六的人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倒成了一个爱议朝政,讲话这么有礼的人了。”他依旧说得云淡风轻,眼神却变得锐利。

可是,她昨日见到的珩王殿下,可不是他口中说的四六不着的人。

“快说!你到底是谁!为何假扮我四皇弟!”

既然避无可避,倒不如说出真相。

她行了一套礼,是朝廷命妇拜见皇室的时候用的:“妾身赵氏参见敬王殿下。”

很明显,敬王殿下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种疑惑又嫌弃的神情。很快,但上官晋偏看到了。

“本王可不记得朝廷有哪个命妇赵氏。”三皇子用折扇掩住嘴,“还有,你...别用他的样子做出那种动作。”

“你现在应该不知道。妾身...我来自永观二十一年,名上官晋。”

“兖州郡主家的上官晋吗?”

“正是。”

“有意思,只是我为何相信你?”

“我现在没有理由让敬王殿下相信,只是敬王殿下要知道我没有害你的心思。”

“如何看出?”他语气松了下来,只是仍然身体绷紧着。

“若是想害你,我必不会现在暴露身份。”上官晋想道。

“我怎知你不是故意假扮成我四弟来接近我,获取信息。”

还真是个严谨的人,只是或许有些严谨过头了。

上官晋忍了下来:“敬王殿下,敢问如今是永观几年?”

“永观十四年。”

十四年,距离太子的自戕还有两年时间,她要找到太子自戕的真相,找到那巫蛊案的真相。

永观十四年发生的大事...

那时她不过十四岁,但也听得些坊间传闻。

那时圣上病倒,其实只是身体不适,倒有一和尚玄乎其玄,说圣上这是佛祖不满,当向佛祖亲自念上几遍《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问罪。

本也无什么大碍,群臣间也无人反对。只是谁知没呆上几日,圣上竟然打算出家修行,舍弃皇位。

“这几日你可以注意一下有没有一个和尚靠近圣上。”

“怎么,难不成有什么问题?”

“圣上就会被那和尚请到同泰寺,几日后陛下就会想脱下黄袍穿上僧衣在同泰寺讲经。“

显然,微云深的脸上有了些许迟疑和思索。

“我为何要相信你。”

“你当然可以选择不相信我,但我已向你投诚,便是我有求于你。你大可过几日求证,看看我说的是真是假。”

“有意思,本王信你。不过本王更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会有求于我。”

“为了两年后的——白虎楼事变。”

上官晋向他大致概括了太子的自戕之事,但具体内容她也并不熟知。很明显,他虽表现镇定,但其实根本不信。

南梁太子魏云泽,勤政爱民,宅心仁厚,深受圣上与百姓爱戴。更难得,皇帝子嗣凋零,但他们却都敬重和爱戴他们的皇长兄。

“我知敬王殿下不信,但我此刻确实无能让你信服的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