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禀一时语塞,他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派人统计过,将这些人的名讳等等一一录下,可后来人多了实在是管不过来。
颜莳看他面露难色就知他并未,“既然没有,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这些人里并非都是老弱妇孺,只是水患刚过,只凭他们自己暂时无法将毁坏的房屋重新搭建,还有那些被淹的庄稼粮食,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哪还有心思想其他。
陈禀连连应是,看来他是敷衍不过去了。
这时,被颜莳牵着的小姑娘忽然唤了声祖母,然后挣开颜莳的手跑了过去。
颜莳看着对面寻来的老妇人,放心了些,好在小姑娘还有亲人在。
“让他们一直待在这里也不是时候,等修好堤坝,就该为他们修缮房屋了。”
“一切都听殿下安排。”
颜莳余光扫到站在最外边的官员到:“陈大人也无需再去寻人了,身为江淮的官理应为江淮做些什么,去找些纸笔就行。”
“为了防止有遗漏,今日午时再施一次粥,登记过的人才能去领粥。”
“臣这就去办。”
~
正午时分,原本简陋的粥棚旁边多了几张桌子,上面已经摆好了笔墨,因为颜莳站在旁边看着,那些官员就算想推脱也找不出理由,毕竟太子都不曾抱怨。
一个两个苦哈哈地坐到桌子旁,排队领粥的灾民依次坐到他们面前,报上自己的名讳,年龄等等,这幅场景真是让人咋舌。
江淮城看上去偌大,但消息传得也快,更别说自颜莳昨晚踏进江淮城时便已经有无数视线放在她身上。
江淮之中有几家累世名门,其中四大家,王、谢、柳、温最为出名,正如陈禀所评价的那般,他们视名声高过性命。
颜莳正带着江淮诸位大臣在此处的消息传到四大家时,他们也坐不住了。
哪怕颜氏皇族名声不好,但毕竟皇家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们也不能骗自己当看不见,况且若是自己去帮上一把,说出去也是个好名声。
这是为了帮助灾民,不是为了攀附皇族。
视线中,几辆格格不入的马车驶来,颜莳目光微凝,在江淮里能有这种排场的独属那几个世家了。
颜莳知道自己此举会惊动他们,但是没想到这些人会来得那样快。
陈禀也被颜莳分去干了苦力,堂堂江淮总督,眼下却拿着木勺给人盛粥。
当他看见马车时忽然欣喜起来,他就说,这些爱慕名声的世家怎么会白白放过让别人称赞他们的机会,这不就迫不及待过来了。
马车之上正是四大家中叫得出名字的后人,他们甫一下车,就被陈禀带到了木桶前。
他跟四大家的人交涉颇多,自然知晓该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干活。
于是颜莳就听见陈禀感慨道:“殿下有所不知,江淮之中,王谢柳温四大家族可谓算得上心系百姓,水患刚发生时便捐了银两与粮食,甚至还收留了不少灾民。”
颜莳看着手忙脚乱地几人接下了陈禀的话:“是吗?”
陈禀连连点头,“臣又怎会欺瞒殿下。”
颜莳稍稍放大了声音,“既然有陈大人称赞,那孤可要好好嘉奖一番。”
听见颜莳的话后,方才几人干事更加卖力了起来。
陈远在远处看着,犹豫着要不要将这事告诉王爷,毕竟谁能想到这颜太子才到一日便能引得四大家的人都纷纷赶来帮他。
就在陈远迟疑时,忽然听见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一个激灵立刻回神,是个认识他的世家子,温家的人。
“陈兄弟也来这里帮忙?”
似乎是已经断定了一般,这人还不等陈远说话便拉着他往前走,陈远本想推开,下一刻颜莳的目光就看了过来。
陈远顿时停下了动作,苦笑道:“可不是,我叔叔还在这,我当然要来帮忙。”
温家子感叹道:“陈兄弟真有陈大人的风范,在下佩服。”
陈禀没了差事一身轻,就站在颜莳身边是不是跟她说些有关水患的事,看见陈远后他也有些惊讶,他这个侄子平日里一直待在宣淮王府,没要事不往他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