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比任何人希望家和万事兴,但她并不知道,以任何一方的妥协与忍耐为代价的家和,只会积攒更多的怨念。
“你们总归是姐妹,就像秦老爷永远是你的祖父,羽织,不妨回家来?”
姑姑点到为止,等羽织回答的同时,倒向沙发的靠背,她身量消瘦,整个人陷进去,有种依偎的美感。
宣判之后等待反应的姿态。
这样的姿态,秦家每个人都有,时不时就会拿出,且总能做得从容优雅。
“我是自愿离开的,那里已经不是我的家了。”
秦若琛口吻变得强硬:“那么也请随时回家看看,血缘不是说断就能断。”
秦羽织冷笑,起身:“那么好,首先让我的父亲母亲活过来,他们讲话,我总不会不听。”
从没想过,有朝一日,面对最爱的姑姑也会剑拔弩张,她做出赶客的架势,姑姑长叹一声,起身出门时又说:“何时回家告诉我,羽织,好好保重。”
秦羽织不答。
合上那扇门,就像合上了一个世界。
她的耳边没有声音,只有微风。
黄妈走来,将一杯热牛奶放在面前,很温柔,很小心。
“黄妈你不必安慰我,我把一切都搞糟了,姑姑向来疼我,这下连她都不会再来了,”她深刻地意识到,姑姑是通往那个世界的唯一出口,这下子她与那个世界彻底隔绝。
黄妈道:“小姐的年纪,应该多交朋友,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心胸开阔,任牛鬼蛇神不再能在你心中兴风作浪。”
“黄妈,您说的可是心魔?”
“我不懂。”
等秦羽织恢镇静,打趣道:“黄妈年轻时必定阅人无数,来给我说说你的艳遇。”黄妈留下一句“小不正经”,笑骂着离开。
多亏黄妈提醒,秦羽织为自己安排了一周两次的外出,星期一往圣路易教堂与教士学英文,星期四回到圣路易教堂,陪那里的孤儿一个下午。
日落黄昏,步行回家,黄妈的四菜一汤永不迟到。
虽然沈贺文走前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秦羽织却不能做到安之若素,选择去教堂,主要原因是那里无需开销。
圣路易教堂的英文是无偿传授的,以陪伴孤儿做交换,那里的教士短缺,也应付不来那么多中国孩子。
她的生活开始充实,有使不完的精力。
每晚坐在窗前温习英文,阅读英文书籍,尚要准备隔两天与孩子们的活动。如此,点灯熬油,更胜往常。
“小姐实在不必待自己这般严格,我见她人都晒黑了。”黄妈向荣叔抱怨,被秦羽织听到。
“她不是听了你的提议?我瞧着她很充实快乐。”
“可我并未让她如此辛苦,由此可见,报上的外交人员难得休息。”
“尽兴最重要。”
“可我也怕先生怪罪。”
秦羽织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有男孩子开始注意到她。
在第二次往返于圣路易教堂是时候,同文诗社在此地举办,周四,男男女女都会从大学来到教堂,有时向孩子们传授中国古典诗词。以此为实践科目。
久而久之,难免相识,会有人冲秦羽织打招呼:“秦同学你好。”与他们熟络了,她会回应:“李同学,早上好。”“张同学,你好。”
偶尔有女孩子寻求帮助,譬如共同搬一批书本,晾晒宣纸,借什么东西,她尽力解囊。
也有男子提出送她回家,秦羽织拒绝他们,坚持独行。
她并不想做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是低估了二十来岁男孩子的热情,尤其是现在的新式青年,他们不再避讳男女之情,好像集几千年的隐忍于一身,只做初步了解,有悸动便大胆追求。
追求羽织的男孩子叫卢烨。
卢烨父母是这座城的名人,年青时留过洋,回国后即供职轮船招商局,与外国人谈判时据理力争,也算为国人争过光。
积攒一定的财富与名气后,四十岁这年,辞掉旧职,另起炉灶,一样风生水起。
有战无不胜的父母在前,卢烨不会把小小失败放于心上,面对挫败,反而激发出锲而不舍的斗志。
据他的同窗说,起先同文大学并不赞同面向社会办诗社,卢烨与同窗拿出软磨硬泡的功夫,日日堵在校长办事处的门外,费尽口舌。
他自费租赁了场所——教堂西北面的一间角楼。集结起来十数个同好,均是学生联合会出类拔萃的骨干,又不吝于买下报纸大版面普及文学。
校长见不是孩子的过家家,干的有板有眼,终于答应试试看。
他追求羽织,起先只是‘不经意’露出好意,秦羽织与外界分化太久了,没瞧出异样。
但不知是不是太沉不住气,有一回,他用小楷临摹了一整幅《步出夏门行》,等到第二天晾干,表好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