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娘似乎感觉到了注视的视线,抬头往门外看去,什么也没有。
随即低下头,又翻一页。
等一炷香结束,林梅娘这才收起东西,起身离开。
刚走到门口,就遇到了今天约见的人。
“你来了多久了?”林梅娘随口问道,她以为是陶七娘早到了,才会感觉外面有人。
“刚到。”陶七娘是算好时间来的,“走吧,去见住持。”
陶七娘管理着慈幼堂,是主要的话事人。
林梅娘她们今日还约了宝华寺住持,为的是慈济堂买地一事。
这慈幼堂主要是收容一些无家可归的妇孺,进行安置教养。
林梅娘除了烧香拜佛,也花了不少钱和精力做善事,只求自己女儿能得一善果。
如今的慈幼堂不仅仅是勉强只够温饱,还开设了不少的课程,教些读书写字,还有一些如织布、刺绣、算账、厨艺等等谋生技能。
林梅娘还同一些商户一起提供不少相关的工作,但条件是前五年,三分之一收入要投回慈幼堂,以此维系慈幼堂长期运作。
只是最近慈幼堂有附近的农户,愿意花点钱想送孩子来这里学些本事,即便是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之前的房子本就有些住不下,慈幼堂就有了买地再盖间学舍的主意。
而这慈幼堂就在宝华寺附近,土地所有也归宝华寺,林梅娘就约了观真住持。
几人相谈了一番,先简单定下一些事宜。
不过这些事情做主的还是陶主事,她很快就拿出册子仔细算着,看看还差多少钱。
慧应住持见正事差不多谈完,这才开口和林梅娘说道:“还有一事要问林娘子。”
“何事?”
“说来冒昧,我有一位好友,看见了你那幅挂在茶室的观音画像,颇为喜欢,想着从你这里再求一幅观音像。”
“啊?”林梅娘仔细想了想,才想起那幅画像。她偶尔去慈幼堂教些孩子作画,有个孩子经常去宝华寺玩,一时兴起就央她画一幅观音像,她画是画了,后来又被拿到宝华寺。
“我那画到底粗陋了些,不好献丑……”
慧应住持眼神往门外一瞥,劝道:“林娘子莫要自谦,慧可之前见到你画的那幅观音像还赞不绝口,才将那画从慈幼堂求来。不如先见一见人,见他诚心与否。”
一幅画而已,林梅娘没多想,轻轻颔首同意了。
等人进来之后,林梅娘抬头看去,只觉得这人十分的面熟。
只听他轻声喊道:“林娘子。”
林梅娘听他这声音,再仔细一看,记起这是那夜在卢国公府遇上的人,微微抿起唇。当时满心满眼就是女儿,没多想别的,后来回想起来,觉得多少有些狼狈和尴尬。
宋彻既然来了,确实是想见上一面,与她聊上两句。却也不好唐突恩人,怕引起反感。得知她与慧应住持有约,做了一番了解,便请他引见一二。
慧应住持知他身份不好拒绝,但也不想多掺和,很快就走了。
宋彻微一低头,不期然对上她的一双秋水眸,含着不解,又听她细细呢喃一声:“是你?”
“嗯,是我。”宋彻话语一顿,应是有几分迟疑,才缓缓说道:“鄙姓高,名彻。”
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打量她。今日的她一身素净,许是焚香礼佛的缘故,仿佛多了几分沉静和疏离,不似那日的狼狈与惶然可怜。脖子上的掐痕也已经全好了。
那日之后,他便命人调查了林梅娘的事情。
得知她来自禹州,父亲曾是禹州富户,还喜欢做善事。就连她如今的丈夫也是她曾经所救之人。
宋彻心中也认定了几分。
他便是在禹州出事的,当时伤得有些神志不清,若是在见到她手上胎记,恐怕他也很难被唤起记忆。
当时德妃在禹州自己便是身陷囹圄,有多少余力救人,这本就很难说。
只是当初错认救命恩人,很大的责任在于自己,他更想调查清楚此事,有一明确答案,所以还派人去禹州细查,加上路上花费的时间,应该没那么快有消息。
因着牵扯出旧事,宋彻近日又做起噩梦,被背叛被追杀,九死一生。
心中难安,还是想着来见她一面。
“你要求画?”林梅娘还以为是这里的女香客,毕竟来烧香拜佛的多是些女香客,也确实会有些女香客喜欢在房中挂些观音画像。
但眼前这人看着就不像是这类诚心之人。
而且他看自己的眼神不知为何有些说不出的奇怪。是……感激吗?林梅娘实在有些看不懂了。
宋彻见她眼底露出几分怀疑和躲闪,还是收敛了自己的神情,温声答道:“是,我想求一幅娘子亲手画的观音像。”
陶七娘原是忙着自己的事,有男子进来,留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