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升的詹事?”
林满知道自己的侄女儿一向机警敏锐,却不料她还能想到这一层,因而笑意更深:“那可早了,得有十几年了吧,那会儿忠义亲王老千岁还没坏事呢。”
怪不得!黛玉心想,前太子欲在宫中兵变,事败被废,当今皇上被封太子不过数日,太上皇便禅位了,而陛下登基后并未册封太子,刘詹事看来其实是前太子的心腹。只是前太子毕竟是太上皇最疼爱的儿子,他都那样了,太上皇还感念父子旧情,临了还追封了忠义亲王,如今人提起来,还得叫他一声“老千岁”。刘家当年就没跟着一起造反,如今自然不用受牵连,还被太上皇时常惦记着。皇上仁孝,更不会去动他,怪道他一个前朝旧臣,还这般有恃无恐的呢。
只是,她默默地想,皇上真会一直礼遇、恩赏这些忠义亲王的心腹吗?
就像外祖父家作为太上皇的心腹,在皇上登基后,看似体面辉煌,甚至还因为大表姐封妃而更上一层楼了,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何况刘家还不只是太上皇的人,更是忠义亲王的人,皇上可能会对太上皇孝顺,但对于曾经咄咄逼人、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的废太子兄长,又能有多少情分呢?秦家这么多年,也不曾嫌弃过刘家身份尴尬,从未动过退亲的念头,想不到那边反而先不讲道义了。儿子好色也罢了,还找借口说是因为秦家迟迟不把女儿嫁过去?可是观山才十六岁,这个年纪真就算秦家留长了吗?
女儿家在家是娇客,出了门,命运却半点不由人了,况且若是年纪太小,生育上便更是凶险,因而为人父母的,但凡有几分疼女儿的心思,总是不舍得女孩儿早早出嫁的。就连湘云,平日里那么抱怨叔叔婶婶,她叔婶也在替她定亲后和卫家说明,要留她到十六七岁再嫁,也没人觉得稀奇啊?
“刘家也知道这事做得恶心,打量着秦家嫌丢脸,不愿意往外说,所以帮忙瞒着呢。”林满道,“其实瞒得也算不错了,你瞧瞧,我们住得离得这样近,你还经常去秦家玩,可是你干妈说给你听之前,你是一丝信儿也不知道呢。”
“那和刘家想瞒也没什么关系吧,是秦家的底下人不敢议论主子,殷家的下人要么是不知道,就是有消息灵通的也听话不多嘴,才没传到我耳朵里。干妈知道了,姑妈你也知道,这算什么刘家想瞒?”黛玉道,“我猜大姐姐一定知道了,而且是自己知道的,不是干妈告诉她的。”
符氏和从氏的确一早就知道了这事,林满笑着点了点头:“你二嫂子知道的时候可吓了一跳,从家人口多,她还有三个妹妹没出门呢,家里老太太舍不得,个个都打算留久一点儿的,她自己就是十九岁才嫁过来的,也没人说过她家什么。要是观山的十六岁都被嫌晚,被夫家拿来做提前纳妾的借口,那她三个妹妹怎么办?这刘家得罪的哪里只一个秦家呢?有女儿的人家都看着呢。”
这么一看,确实蠢得无可救药。不过他家若是有一丝精明,也不至于允许儿子做出这种正室还没过门,就提前把妾过了明路,兴许还弄出了个庶子庶女来的丑事了。
就是二舅妈那么疼宝玉,也对他和丫鬟们过于亲昵的事儿如临大敌,多加管束啊!管没管住另说,起码虽然阖府上下都知道王夫人看重袭人,将来要给宝玉做小,名义上却只能是丫鬟,连个“姑娘”都不是,更别说宝玉没胆子弄出个庶子女来,就是弄出来,以二舅妈的手段,也有的是办法处理干净,绝不至于闹到外头去。
殷家最在意这事的绝对是从氏,现如今殷赴在忙着温书备考,她闲来无事,又怕在屋里要影响夫君念书,隔三差五地便来林满这儿做做针线,说说话,还和黛玉打招呼:“林妹妹莫嫌我烦,我平日里话就多,要不怎么不敢在自己屋里待着呢?实在是我憋不住,要是在屋里待着,难免要打扰到二爷念书。眼下又是年关,大奶奶你干姐姐有一堆事情要操办,我也不敢烦她,只好来二太太这儿了。”
这里是殷家,她是殷家的二奶奶,黛玉自己才是客人,哪里敢嫌弃呢?忙敬上一杯茶,又笑道:“之前南勇伯夫人和我有些口角,还是二嫂子帮我解围,我早就想和二嫂子亲近了,只是不敢随意打扰二嫂。”
从氏便问:“你听说刘家又在生事了吗?”
黛玉一听这户人家就皱眉,问道:“大过年的,他们又怎么了?”
“这不是,和咱们猜得一模一样,当爹妈的充好人,在家打了儿子几棍子,刘勤舟就装受了重伤,刘大人再来秦家哭一哭,指望着秦学士不愿意撕破脸,捂着鼻子下这个台阶么?”从氏说得绘声绘色,“他也怕别人笑话,声泪俱下地说自己对不起秦世伯,为了帮秦世伯出气,打断了刘勤舟的腿。结果阿适小叔正好在秦学士家,听了插话,那刘大哥岂不是跛脚了吗?那仪表有缺,考学的时候要吃亏的呀,秦世伯你要三思啊。刘大人当时就连装哭都忘了,一个劲儿地说童言无忌。”
黛玉听到这儿,也不由地跟着笑了。但笑着笑着又想,通灵宝玉的大小不正常,不似天然似人为,还有刘勤舟断腿便是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