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海边漫步
于知渔坐在会议室,听医院宣布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在成为亲历者之前,她也曾无数次对着伤医杀医的新闻表达自己的愤慨,当她无缘由被打倒在地,而打人者只受到了无关痛痒的惩戒,她突然泄了气,眼泪也挤不出几滴。
这个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预料的。受害者并非她本人,而是千千万万个医务工作者。
于知渔看了一眼对面坐着的人,她的老师也在其中。于知渔知道他尽力了,这些天他都在为自己的学生争取最大的权益,但现在,他被安排与自己的学生相对而坐。
领导们的话讲完了,所有人都看着她,等待她接受,然后说些理解与感谢的话。
她渴望改变,以沉默抗议。可是牵扯到老师,她只能主动递上一个台阶:“我想休息几天。”只要她开口提要求,这件事不再是昧着良心的安抚,也不再是来自上位者的怜悯,它变成了双方互惠的交易,更何况这个要求在行政岗眼中不值一提。于是肉食者们心情大好,爽快地批了一个月的假。
就这样,她坐在了初夏微凉的树荫下,面朝湛蓝,惬意慵懒。
雪与海,是于知渔最爱的地球意象,地球之外的是宇宙星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限,对她而言,无限即自由。它们是塞壬的歌声,诱惑她拼命亲近。当双脚被海水漫过时,于知渔低着头看潮水裹挟着砂砾慢慢褪去,心里有一种冲动,想追随它离开,去往更深更隐秘的境地。这可不是什么好念头,哪怕最终的目的并不是结束生命。如果有一天,她进入太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剪断连接自己与太空舱的脐带,飞向银河系的另一端。
结局都是窒息死亡,她决定暂时不再触碰大海。
幸好这座海滨城市这些年大力发展旅游业,沿着曲折的海岸线修了一条可供人散步消遣的步行栈道,于知渔每天随机从一个地方出发往前走,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累了就停下来歇歇。一路上或有嶙峋怪石,或有古朴的红瓦房屋,或有孩童嬉戏的沙滩,每走几步眼前的景色就会发生变幻,她时而被吸引驻足,却不愿走入画中破坏美感,只化身为看客躲在阴影中偷偷欣赏。
这天,于知渔路过一片人迹稀少的海岸,海水被风推搡着不断舔舐礁石,大朵大朵的浪花尖叫着绽放。她靠在护栏边眺望远处的地平线,任由思维发散。
她想起高中地理学过的洋流,想起海带是藻类植物,想起国外的海鸥会吃薯条,想起和同门Ester冬天跑去地中海度假。不如……她终于酝酿出足够的勇气说出盘桓在心中许久的想法:去德国做博后吧。
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她总是如此批判自己。
人生前四分之一大都以学生的身份度过,毕业后她尝试走出象牙塔闯出一片天地,但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还是回学校继续读书。像极了老家屋檐下试飞的雏鸟,因为害怕而啾啾叫着缩回鸟妈妈的羽翼里。
现在,她需要重新评估做博后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利与弊。
江百舸同待播剧的搭档女演员乔仪来B城拍摄宣传片,他们计划做成惊喜物料,便没有公开行程。人对美的理解是可以产生共鸣的,这片海滩远离热门景点,可供发挥的角度繁多,因此被剧方挑中作为取景地。当他们一群人出现在视野中时,于知渔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博后这件事上,压根没注意到有人闯了进来。再加上她所处的位置与海滩相距甚远,中间还隔着一大片崎岖乱石地,她根本看不清人脸。
而海滩上的人很快发现了她。
“那人是代拍吗?”导演问身边的助理。
乔仪手搭成凉棚状支在前额,眯起眼睛观察:“不会吧,哪个代拍大咧咧站这么显眼的地方拍呀?”
“我看看。”江百舸拿起望远镜,从他的视角往高处看,于知渔正趴在栏杆上盯着他,面无表情,眼神复杂。他在极度震惊的情况下脱口而出:“她不是代拍。”
乔仪奇怪他为何如此斩钉截铁:“你怎么知道的?”
江百舸意识到自己失言,轻轻笑着掩饰:“我是觉得你分析的有道理,这人看起来就是个游客。”
“那就不管她了。”导演自己也拿望远镜确认了一下,吩咐道:“我们开工吧。”
江百舸的大脑对于知渔发呆时的眼神进行了加工深化,以致于他始终无法进入状态,不论是拍相拥还是亲吻的特写,他眼前总会浮现出于知渔清冷的眼神。拍了两条都不理想,其实导演觉得上一条可以过了,但他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坚持再拍一条。
“江老师这些天连轴转太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再开始吧。”乔仪是个优秀的合作伙伴,对作品的要求也很严格。
得到她的支持和理解,江百舸感激万分。他朝工作人员欠身致歉,深吸气逼自己入戏,但还是情不自禁地转头看向于知渔所在的方向。
这一次,栈道上没有了她的身影。
于知渔不知何时回过神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