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风,带着些许凛冽的刺骨。
梁修长身玉立,一袭红袍泻满皎月星辉。
他到底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才不至于对她做出荒唐之事。
只是那偷觑之人未必善罢甘休。
是以,为了以防万一。
梁修踱着雍容闲雅的步伐,缓缓朝着后院膳房走去。
时当四下无人,只见他手起刀落,一只孱弱的笼中小鸡就此一命呜呼。
他掐住小鸡的脖颈,放出满满一碗鲜血。
回至房中,残烛微光掠影,躺在床上的女子呼吸平缓,已然堪堪入睡。
梁修将那碗鸡血搁在案上,铺纸落笔写下“落红”二字。
叶箐斜卧在床塌上,如绸青丝垂于面颊双侧,愈发显得肤白似雪,唇红如朱。
梁修轻飘飘扫过几眼,不敢多看,否则将将压下的无名火又该翻涌而上。
他褪下鲜红的喜服,换成一袭玄色蟒袍,而后久坐不住,索性起身去了书房。
东方泛白,天色将明。
叶箐睁开昏懵的眼,扶着混沌的脑袋,过半晌才记起如今身在王府,已非苏家。
她起来不见梁修,倒是一眼看见了案上留下的血和字,既是他早有准备,想必稍后定会有府中之人前来验红。
不及细想,叶箐忙将那一滩血红淋漓尽数落在了床单上,又取来昨日成亲时喜娘交予她的白绸绢,来回擦拭沾染了些许。
如此妥帖安排好一切之后,方才扬声唤了锦夏进来侍奉梳洗,重新沐浴换了一袭青绿大袖衫,配红色披帛缠于双臂之间,云鬟雾鬓里簪了一支金镶红宝石步摇。
锦夏正替她执笔画眉,门外进来了一位丰润圆滑的嬷嬷请安,自称姓姜,原是宫中皇后娘娘身边的贴身侍女,因皇后宽怀仁慈,体恤忠王自幼双亲俱丧,其下还有一位嗷嗷待哺的永乐小县主,是以特将她送来王府,以便从旁照应一二。
叶箐疑问一声:“永乐县主?”
姜嬷嬷回道:“是,乃王爷胞妹,因终日抱恙在身,不宜离宅受寒,是以常年待在西跨院,甚少出来走动。”
叶箐点头明了,心中琢磨着应当找个时机去探一探这位县主,瞧是个什么样的疾病,或自己那点子浅薄的医术能否雪中送炭。
此时门外又来了一位嬷嬷,喜笑颜开,手里正提着食盒,进来请她用膳。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伺候,叶箐反倒有点不习惯,只开口问道那嬷嬷姓甚名谁,于府上是何职位。
嬷嬷自道赵姓人,是原已逝老王妃的陪嫁奴婢,也是忠王及其永乐县主的乳母,自老王爷老王妃双双离世后,便一直管理王府的一切大小事务,直至姜嬷嬷到来,方从她手中接替了部分职务,如今由她打理供膳诸事,姜嬷嬷则负责管理一众奴仆。
叶箐一面听着,一面移步至饭桌坐下,赵嬷嬷殷勤地替她布菜,眨眼的功夫,碗中竟已堆满了各色珍馐美食。
“这是王爷今早特地吩咐老奴,给王妃做的玉竹沙参雪梨羹,养颜润嗓,还有这乌鸡枸杞玉兰汤,大补气血!”
赵嬷嬷津津乐道,转眼又瞧她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笑转为忧:“只是王妃这身子骨未免太弱了些,等我再多做些养气补血的膳食来,您养胖了身体才好生养,替咱们王爷多多生几个大胖小子出来!”
叶箐闻言眼皮子一跳,僵住嘴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一旁察言观色的姜嬷嬷,偷摸着打量了几眼塌上的殷红血渍,忙讪笑上前道:“王爷王妃福泽深厚,必定是瓜瓞绵绵。”
赵嬷嬷见状,自顾翻了个白眼,暗讽道:“说的比做的都好听,别再吃里扒外的才好。”
“你休要血口喷人,我奉娘娘之命来王府兢兢业业伺候了许多年,王爷都未曾说过我半句不是,何时轮得到你这么个倚老卖老的奶妈子在这里指手画脚。”
姜嬷嬷言语更为犀利,说完还不忘向叶箐欠了欠身面有愧色道:“此番污了王妃耳目,还请莫要见怪,只是老奴若闭口不言,放任有的刁奴整日颠倒是非黑白,只会搅得这王府上下不得安宁。”
叶箐听了,不由心叹这才是高手。
几句话简明扼要,就说明了她是皇后的人,跟她作对就是跟皇后作对,就算是一家之主忠王,也得敬着让她三分。
如此看来,昨晚偷窥之人是她,而她身后之人是皇后,那便是皇后在监视着梁修的一举一动。
只是梁修因何会受皇后这般忌讳,叶箐尚且不知缘由。
赵嬷嬷在一旁气得脸都绿了,还想再回呛点什么的时候,叶箐轻笑一声,抢过话头当起了和事佬:“二位嬷嬷稍安勿躁,都是为王府劳心费力,总归还是和气生财的好。”
她发话至此,眼前两人只能纷纷道是,主子的三分薄面还是要给的。
待叶箐用完了早膳,姜嬷嬷方才道明真正来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