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常的起床、洗漱和吃饭。等到温桐背上包出门时,鬼使神差的,他把玉佩从行李箱里拿了出来。
不仅如此,还找了一根绳子,把半个巴掌大的玉佩挂在脖子上。这才走出房间。
温桐这时看不到,玉佩上的小坑里微弱的亮了两下,就被瞬间变得通透的玉佩镇压,小坑里再没有发出半丝动静。
但玉佩却没有停下动静,变得极其通透的玉佩里显出一个蓝点。
蓝点在玉佩里胡乱的极速移动,一会儿划到这边,一会儿划到那里。但如果真的去仔细琢磨蓝点的轨迹,就会发现:那轨迹仿若天生,极其自然,好像万物需要水一样不容改变,也不能改变。
蓝点的移动仅持续了三秒,就停止不动。
它停在这个新的位置,就渐渐变淡消失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好像它的移动就只是为了找个新地方待着。
不过,玉佩还是极其通透。
玉佩上发生的这一切变化,都被衣服遮掩着,温桐没有察觉到一丝一毫。
温桐坐公交车到终南山山脚附近,因为他住的宾馆在云市的南边,坐车的时间也就不是很长,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
温桐下车之后,随便找了一块儿石头在上面坐着,吸会儿山水草木的味道,就不怎么难受了。
云市虽然不是旅游大省,但因为这里有着比较原汁原味的古韵,也是有一定人群的。
终南山上有座道观,三清观,据说是道教发源地之一。
这个道观,现在里面也是有道士的,而且,也留着长发。
看着山路上稀稀疏疏的人,温桐舒展开因为晕车而皱在一起的眉头。
果然,在国庆节之前来终南山,是个正确的决定。
站在山脚下,温桐抬头望着前面的终南山,忽然之间感觉,那位诗人的诗句并不是那么夸张。
与此同时,温桐又想起了另一位人物陶潜的四句诗,也是温桐对生活的奢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温桐仰头轻声念了出来,顿了顿,自嘲一笑,“梦而已。”
温桐摇了摇头,然后背着五斤重的书包,头上扣着一个帽子,加入了上山的人流。
爬山的这一路,温桐有时候听到别人在聊有趣的话题,就会慢下脚步听上七八句,再继续往上走;
有时候看到奇特的山石或者树木,温桐就会凑近了看看,甚至伸手摸一摸或者轻轻地碰碰;
有时候走到转弯的地方,转过弯,猛然看到一幕让人眼前一亮,或者有所触动的地方,温桐便停下来。放下书包,虚靠着石栏,欣赏一会儿那宜人的景色,享受一会儿那凉风与清气,去放空一切,轻松一刻;
这其中若是遇到有极为让自己留念的东西,就会拿出手机拍上五六张照片,并且拿出纸笔写上几笔,画上几划。
慢悠悠的走着,感受着,发现着,觉得自己活着,收获着。
当看到前面路边隐约有几间小铺子,温桐忽然意识到,这上山的路,可能走的有一半了。想想自己方才沉迷景色,忘却时间,真是……温桐摇头笑了笑。
幸好自己晕车,平常喜欢走路。否则,一直踩着台阶往走这么长的路,还不知会累成什么模样。
说起来,自己前面的路上——温桐抬头看了看,哟呵——没人!转身往后看了看,隔很远一段距离,有着三、四个人,再往后,就看不到了。
温桐停了这一下,感觉自己也不累,于是继续背着书包向前走。
走过那几间铺子,便看到前方七八步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旁边有一条小道,它从上山的石路中分出来,沿着山腰奔向不知名的地方。
温桐稳步向上前行,等他走近石碑,就看到石碑上画着一幅地图,是终南山上的景点图。黑底儿白字儿,有小图有名字有距离。
温桐看着这图,一时玩性大起,伸手点着石碑认起了景点。
首先找了找山脚、现在和三清观的位置,温桐发现,从山脚处到三清观,路程才走了三分之一,不是一半。
温桐摇头轻声笑了笑。
自己刚才的推测错了,但没人知道,不会有人说道,不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很好~
温桐下意识地想到这个。
(像是惊弓之鸟。)
然后,寻找自己现在待的周围有什么景点,手指在圆点周围划了一圈,就找到两个字——果园,而且距离挺近,大约一千两百米。
温桐的手指在果园两个字上点了点。
去果园看看也不赖,现在正是水果成熟的季节,可以欣赏一番十月金秋、硕果累累的景色。
反正这七天游就是为了放松,时间很充足,随心而行呗!
思考完毕,温桐就抬步走上小道,走向果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