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整个人处于恍惚状态。
这就证明了?!
原来是可以这样证明的!
虽然他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个论证过程极为严谨的论文是对的,但他还是决定仔细检验一遍。
事关他恩师的遗愿,海勒姆·高尔觉得多严谨也不为过。
好在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年代想要验证这篇论文非常简单。
他也不管此时已经很晚,立刻联系了自己的好友,一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然后匆匆赶到了学校计算中心,将论文的数学思想一一转化为了计算机能识别的代码,直接最终证明了这篇论文的正确性。
“海勒姆恭喜你,这个命题终于被解决了,想来布尔甘教授在天堂得知这事也会感觉非常欣慰的。”
“是啊!”海勒姆·高尔兴奋的点了点头,即便已经熬了一整夜没有休息,但他依然处于很亢奋的状态。
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完美证明ksl猜想,这篇论文的作者一定是个天才!
辞别了好友,海勒姆·高尔立刻登陆了邮箱,开始撰写一封言辞恳切邮件。
“非常感激《自然》编辑室的信任,将这篇论文交给我审核。经过严格的审验,我可以百分百肯定这篇论文的证明过程跟结论都是正确的,所以我的选择是通过。但是我非常迫切的希望知道这篇论文的作者,希望您看到这篇论文后能即时告知。让我能有机会感激他完成我恩师的遗愿。谢谢!”
点击了发送按钮后,海勒姆·高尔没有关闭邮箱,而是坐在位置上焦急的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他计算过时差,现在应该是伦敦中午两点,应该已经过了午休时间,如果这位编辑足够敬业的话,应该会立刻看到并回复他的邮件。
是的,这一刻他迫不及待的希望知道这篇论文的作者,然后亲自向他表达谢意。
这并不算违规,即便是双盲审核,在他已经给出了最终审核意见后论文作者也就已经不是秘密,毕竟在论文刊登后,所有人都会知道。
一般人大概无法体会这种感情,但数学界许多人都知道,海勒姆·高尔本就是让·布尔甘最喜欢的学生,甚至可以说他这一路走来能这么顺利,让·布尔甘为他做了许多,这种感情早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师生之情,尤其是当他在数学界开始展现天赋的时候,让·布尔甘既是他数学道路的指引者,更是他的知己跟前行路上的同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窗外的阳光透过古朴的窗户洒落在这位教授的脸上,留下点点光斑,但海勒姆·高尔却仿若未觉,此时他的全部心神都陷入了回忆之中。
让·布尔甘的音容面貌在脑海中不停的回现,他也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日子,从一个虚心求教,一个悉心指导,再到两个人为了捍卫各自的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
直到电脑传来“叮咚”一声响。
邮箱中多了一封新邮件,《自然》杂志的编辑终于回复了。
海勒姆·高尔下意识的看了眼时间,竟然已经过了十分钟?
他深吸了口气,这才将手放到鼠标上,神情肃穆的点开了这封邮件。
“尊敬的高尔教授,非常感谢您即时的回馈。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位华夏的年轻数学家,他叫宁为。希望这个答案能为您带来帮助。”
宁为?
海勒姆·高尔愣了。
这个名字很熟悉。
他甚至知道如果现在打开谷歌,搜索这个名字,能找出十多万关于这个名字词条。
但怎么会是他?
……
毫无疑问,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的论文,必须要放到正刊的头版,这可不止是给宁为面子,更是一位已经逝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排面。
毫无意外,论文一刊载便引发了学术界的轰动。
严谨的论证过程,加上极为容易验证的数学方法,很快宁为这个名字再次被无数数学家们注意到。
什么情况?
更巧的是,这个问题被解决,却恰好能帮助计算界对随机行走算法进行升级提供思路,当这些计算机界的大佬们开始在自然研究这篇论文时,也同时注意到了论文第一作者的名字。
又是他?!
好吧,不管是谁,完成了一个世界级难题的论证,都应该享受赞誉。
推特上,不少人开始发表感慨。
“恭喜那位华夏小子,这是一次完美的证明!相信让·布尔甘知道这件事情,也会开上一瓶香槟庆祝的!”
“很遗憾,我知道让·布尔甘在这一问题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比任何其他问题多得多。只是没想到,最后这个问题却是被统计学解决了。”
“心情复杂,又一个数学难题被攻克本该欣喜,可惜晚了四年!”
……
在这篇论文在《自然》上刊载了两天后,亨德尔脸带微笑,再次在《自然》官方推特上,发了一句话。
“是的,还是他,那个华夏少年证明kls猜想的过程,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那被乌云笼罩下的一角!”
配图则是宁为那篇论文的标题,然后加了一个特别大的数学猜想四个字,配上一个x,代表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