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寅正,阳光淡淡地洒照在大元城连绵起伏的琉璃屋脊上,闪闪瓦片对着片片金光烁烁刺人眼。大元城位于上阳城北,依傍在昆览湖畔最美丽的一片临水区域,主要由宫城、皇城组成。皇城的最南端是朝廷官署衙办、宗庙所在,再往北是皇子、公主和宗室等的府邸,最北面才是宫城,为帝王后妃居所。各大朝廷命官的府邸几乎全部位于紧邻皇城的宣化街上,围着昆览湖畔的西南侧呈人字型排开建造。
此刻,宫城正门吉旦门徐徐打开,清正殿通往吉旦门的主干道上,两旁站列着百名青衣灰甲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禁军。左右监门卫主要拱卫各个宫门,左右千牛卫主要掌管侍卫及供御兵仗,此时出现这种排仗序列,必是今日有大典举行。
过小半个时辰,从宫城里鱼贯而出一百名宫女和内侍,他们都穿着红绿色鲜艳吉服与梳着祥云发髻和带着喜庆的毡帽,整齐地站立到大门里外两侧,垂着脑袋静候着公主的婚典举行。
宜昌公主陈可宜是陈兆泰的贵妃殷雪寒的长女,现年十七岁,在本朝公主排位中行列第八,又称为八公主。殷贵妃二十年来先后育有皇十子忠王昶、皇八女宜昌公主、皇十女太悦公主。喜好排场的殷贵妃为显尊荣极力铺张女儿的婚礼,向世人证实殷氏一族的荣耀。皇帝没有异议,且接受殷雪寒的舅父彭国公、吏部左侍郎叶卯辰的建议,改变先前制度:公主出嫁后改为封赐千户。
赫赫有名的门阀世家殷氏,以屡获战功立于朝堂数十年,在先皇元嘉年间已达到鼎盛。已故鄣高宗陈源德的殷恭妃,即当今皇贵妃殷雪寒的姑母所生的二皇子兆隆曾被立为太子,一时全族沸然、忘乎所以,把持朝政,以致朝野怨愤,致使陈源德警惕,开始着手削弱殷氏。
然而殷氏权势太过庞大,党羽早遍布朝野,无法全部排挤出朝廷,陈源德便想废太子,却又不忍,因为太子是一位睿智、博学的储君,怎能因母族而被废。如此反反复复,殷氏的势力不减反增。先皇不得不想出先诛殷恭妃,再剪除殷氏其他族人。殷恭妃早有防备,在太子兆隆长子的百日宴上,先皇那碗为她准备的毒药被她当场打翻在地,殷氏族人蜂拥而上居然将皇帝抓住,先皇就这样被殷恭妃以龙体欠安为由软禁,并强迫先皇写上太子监国诏书,朝野震惊却无人敢出面对抗殷氏。陈兆隆亲睹父皇欲杀母妃,心里愤恨还是接受殷氏安排开始监国。不久陈源德染上重疾,奚官诊断命不久矣。
早觊觎储位的吴德妃先放出殷氏软禁先皇的消息,又暗中联合几大仇恨殷氏的家族以及吴氏家族,与其子厥王兆泰打着“诛殷氏救大彰”的旗号,发动了“吉旦门之变”。陈源德也知晓吴氏别有用心,囿于病体不振、天命不久,又想借吴氏铲除殷氏,于是默许陈兆泰发动“吉旦门之变”。吴氏险中获胜,诛杀殷氏及其党羽无数。事后吴德妃联合吴氏,再迫陈源德改立了太子并禅位。
这次政变中殷氏族人成年男女全被杀,只留下六七个年纪不过十二岁的婴儿和少年未杀。殷雪寒便是当初留下的一个。到殷雪寒获宠,人丁仍旧单薄,几乎无族人在朝廷中枢任职,只有三人任京中末等小吏,近几年殷雪寒之从弟殷长原才外放任正四品下华州刺史,剩下的全部在地方从商。殷雪寒的舅父叶卯辰因临时改变主意向吴德妃传递消息才使得吴氏在政变中获胜,后来得到陈兆泰的褒奖,待登基后加封为彭国公、吏部左侍郎。叶卯辰不姓殷,且官位不突出,到陈兆泰全盛朝的殷氏虽富贾一方,但与吴太后的吴氏家族、太子理的母家曹氏、皇帝陈兆泰的异母姐姐西阳长公主的夫家赵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屈居李氏家族、裴氏家族和尉迟氏家族之后。为了改变家族命运,殷雪寒百般讨皇帝欢心,而皇帝除了给予她荣宠,却以殷氏旧事为由绝口不提拔她的族人。她只好忍气吞声,一边逢迎皇帝,一边与舅父叶卯辰来往,一边盼望着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
早在宜昌公主议婚前,她经几番打探看中了前兵部尚书赵名皎与皇帝的异母姐姐西阳长公主之子赵文轩。赵名皎是鄣高宗陈源德元嘉朝的唯一武状元,为官清正,颇得陈德源赏识,便将西阳公主嫁给了他。西阳公主和陈兆泰自幼关系亲厚,陈兆泰登基,晋封为西阳长公主。西阳长公主善结交攀附,行事张扬。仗着长公主身份,加上丈夫的清名和声誉,朝野内外无人敢对她的说三道四。赵名皎亡故后,西阳长公主结交了很多朝臣,私生活相当混乱,也无人敢对她公然非议。也是当时的社会开放风气使然,尤其皇室、贵族这种风花雪月的事比比皆是,人们就见怪不怪。殷雪寒看中赵文轩,亦是看重他的出生和西阳长公主的权势。
忠王昶作为殷贵妃唯一的儿子,八公主的同胞兄长,为筹备妹妹婚礼,曾亲自出入宫闱局、内宫局检视婚庆必须的食材、服饰、仪仗,以及到户部和主管宫廷财货出入的太府卿衙署核计钱帛开支预算,更有几次出入礼部参询婚庆事宜,并和礼部尚书储能详细讨论过婚典细节。忠王昶此举博得了一个关爱手足的好名声,让殷贵妃在后宫又长了回脸。
本朝公主出嫁,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