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汀兰把我装在一个箱子里带回了倒海帮,结果,她发现我始终昏迷不醒,这才慌了神,把事情告诉了灵玉,求他帮忙。”
灵玉当场把汀兰打得哭爹喊娘,跪在蓬莱仙宗一声声喊错,然后把赵不执送了回来。
赵不执人倒是全须全尾的,就是昏迷不醒。他早就吃过仙药,脱去了凡胎,这一瓶下去,没有凡胎可去,怕是得丢魂。
“后来呢?”阿渡紧张道。
“后来师父出手,把我救了回来。我昏迷月余,却因祸得福,提升了修为,从此以后,倒像是开了窍,学什么都比旁人快些,也因此得了众人的青眼相加。”
阿渡思忖道:“这么说,这灵药是好东西,大家都应该多吃点。”
赵不执笑了笑:“一来,灵药炼制的材料皆是天材地宝,十分珍贵,一人一粒也是奢侈,正因为此,仙门大会每隔五年才会召开一次,收取新的弟子入门。二来,我能逃脱险境,实在是师父损毁自身仙力,施得妙法,无法再仙门大规模推行。三来,我虽然提升了修为,但当时被仙药折磨得形销骨立,九死一生才得脱险,其他人未必会有这般幸运。”
阿渡忽然想到了什么,她问:“赵不执,你说你昏迷了一个月?”
赵不执点点头,一双凤眸清清淡淡的看过来,似在问询。
阿渡问:“你昏迷的时候,是不是泡在一个血池里?”
赵不执愣了愣:“不是,我一直住在这间竹屋。”
阿渡又问:“那其他时候呢?你小时候,有没有见过一个血池? ”
“血池?”赵不执有点迷惑。阿渡比划着说:“就是一个大大的池子,里面装满了血,还有很多尸体漂浮在上面……”
赵不执没有把阿渡的话当成笑话,而是很认真的回忆了一下,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阿渡所说地场景,他摇了摇头。
阿渡喃喃道:“那就奇怪了。我明明见到……”
在阿渡恢复地那部分记忆中,她曾经见到血池里浮着一个小小的尸体,那个孩童就和赵不执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她一时间怀疑自己在昏迷中记忆错乱,把昏迷前刚看过的小赵不执代入到了梦境里,一边又觉得,事情没有她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千头万绪一时间也理不清楚,阿渡摇摇头,将事情甩在脑后,忽然见不远处山头冒出一缕青烟,如淡淡的笔墨晕染上了天空,在湛蓝的画卷上挥毫落下了画作。
“赵不执,你看!”
赵不执目光落在那道墨痕上,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是我师父,慧谷真人出关了!”
蓬莱仙宗的弟子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事物,抬头望向天边,宋归辰也停止了单方面对宋归星师徒几人的责骂,望着那一道墨痕,疑惑道:“师父怎么才闭关十天,就出关了?”
随着一声清啸,那一道墨痕在天空中肆意挥洒,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直向竹林这边落笔,阿渡眼前一花,便见那道墨痕落在了自己面前,那是一位银发白须,满面红光的老人。
见到他的第一眼,阿渡莫名联想到福禄寿老仙翁,眼前之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手中一管铁笔,一点也看不出传说中三百岁的模样。
见到来人,赵不执面露亲近,笑着行了弟子礼,阿渡迷迷糊糊也想要行礼,却被对方一把托住手肘。
慧谷真人道:“贵客不必行礼。我闭关之中,聆听天道,天道有云,人族行至末路,即将迎来新的转机,看见神女,便知果然如此。”
阿渡一路走来,虽然见到了许多弱肉强食的黑暗,可是对于修仙者而言,如今的场景可谓是欣欣向荣,何来末路一说。赵不执也有此疑问,闻言,脸上一肃,流露几分思索。
可自从阿渡苏醒,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一眼看穿她神女的身份,她对眼前这位长者肃然起敬,当即信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