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内有能称得上是百年望族的,只有三姓人家——崔家、张家、晏家。
崔氏为三家之首,承继自上古“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受姓。“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①北魏为“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唐时列入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②,连婚配都要禁止自决的家族,可见受限多少。饶是如此,崔家也能以有十二位宰相而盛极一时。
不过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能有三世的基业就已极为难得,从没有永远昌盛不败的世家列族,皇家也难保千秋万代。
崔家能显赫了这么久,殊为不易,难怪当年连唐皇都忌惮非常。可随着朝代更替和局势变动,崔家也不得不沉寂于终南,直到本朝辅佐太祖皇帝登临帝位,才又有了复兴之象。
清河三家之间,并非同气连枝的。崔家和张家有龃龉,晏家却和两家都交好。
晏家的长子聘了张家女为长媳,又与崔家订了娃娃亲,两家都不曾声张,若是能成自然是好,若是不成就当是玩笑。
按照晏家的计划,自己的长女嫁于阮家,次女嫁于崔家,都不必做宗妇,只要姑爷品貌端方就可。
在这个思路指导下的晏明池遇到了个风流浪荡的阮铭,而晏明月却被崔家的太太上门,悄悄问晏母娃娃亲可还作数不,自己的大儿子对晏家的小女儿有意,青梅竹马,日久生情,不如结二姓之好。
崔家的大儿子崔时,晏母当然是知道的。在见过阮铭之后,方才知道沉默寡言的好处,崔时又英俊潇洒,自家明月合该配得。
晏家起初担心明月不够稳重,担不得长媳重任,后来是无法劝明月回心转意,而以身体不好忍痛拒婚。崔时还曾经上门拜访,想要挽回亲事,最终无功而返,两家人说着不因此事结仇,关系到底也淡了许多。
崔家给他另聘了京城的侯府嫡女,结果难产而亡。崔时不顺的初婚,又给了晏家机会。
崔时与晏家长子晏明峰,素有交情,两人从前是朋友,后来私下还以大舅哥和妹婿相称过。
晏明峰为明月没能成功嫁给崔时一事耿耿于怀多年,如今觑着机会,与崔时相互试探一番,心里更多上几分把握。他有心为自己筹谋计划,只先让妻子张真如与明月多说说。
说崔时的情深,说崔时的念旧,说两人金童玉女天作之合,兜兜转转还得是两人才是正缘。不然怎么崔时的原配就这么去了,一尸两命。明月嫁过去虽然是继室,但是和原配无异。
说崔时还承诺,明月若是执念修行,也可在家中为其辟出清修之所,一应凡尘俗事,都有崔时来。
说祖父祖母去世,家里丁忧多年,要想重新起复,还得要疏通关系。明月在家里锦衣玉食多年,也该为家里做贡献。
谁想到,明月才刚听完,第二天就跑了。
如今晏明峰和张真如是一句话都不敢说,缩在后面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晏父诧异道:“谁曾说要你嫁与崔时?”
晏明峰和张真如深恨自己嘴贱,依着晏明月今天这个非要对峙明白的架势,这不得把他们两人都给抖搂出来。
到时候崔时的事情成不成另说,自己两人把妹妹说走的事情,必定是要狠狠被父母说道一番的。
本来以为自己能够凭借这个机会为自己赢得些许资本,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得要平息父母的怒火。
当时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啃晏明月这个硬骨头?
还把晏明月修行的事情告诉了崔时,这不相当于还给对方递了把柄吗?
“谁说的又有什么要紧?你们就告诉我是不是?”
晏明峰夫妇真是长舒一口气,心道:“不枉疼妹妹一场,如今竟没把自己供出去,好歹算是躲过一劫。”
“你若只是为了不嫁给崔时一事,不嫁便不嫁。就已经和他家都说好了的,那娃娃亲只是戏言而言,你身体不好,就不耽误崔时了。为一些风言风语,还能一个人跑到京城去,我还真是小瞧你了!”
晏父实在想不通,在家里待了二十几年的姑娘,还能有本事自己跑到京城寂照庵去,这一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她就这么讨厌崔时吗?从前不是崔哥哥长崔哥哥短的吗?
“罢了,你回来就好,左右家里不缺你一个人的花费,就和从前一样,好好的在家里就行。明月,我们不求你这辈子大富大贵,只求你幸福美满、安安稳稳,你若是觉得嫁人不好,从此以后,只当我们没有提过这件事,养你一辈子还是养得起的。”
晏父说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晏明月这才注意到,他头上的白发又多了许多,皱纹也深刻了许多。
晏母此刻也缓了过来,道:“明月,就好好地在家里住着吧,别再到处跑了。多亏你姐姐在京城,这才把你全须全尾地带了回来,可是你姐姐是外嫁,回去婆家还不知道要怎么交代呢。你哥哥嫂嫂这些日子,为了你也到处跑,不知道受了多少罪。明月,咱们好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