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的京都最常见的就是歌舞升平,最受欢迎的地方就是伎町街,下班后搂个小妞听个小曲,一身的疲惫全都消失殆尽,人多的地方也不缺爱恨情仇,痴男怨女,当然也不是说这个街只有小妞,也是有小鸭的。
奈是这个伎町街里最受欢迎的女艺伎,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不只是因为奈的美貌,还有就是她的节目和声音,绝对是这个时代所有艺伎所不能比拟的,但皇室有自己养的艺伎团队,自然是不屑于这个烟花之地出来的艺伎。
即便是这样想看奈表演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的,当然不仅仅只有看表演的,色心大起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从来没有人的得手过,所以自然而然就没人在讨论这个事情。
奈的能力在于她只要带上面具,就会带入到这个面具的设定里面,这个舞台自然呈现的就是完美无缺了。
但是奈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般能耐,她在很小的时候被父亲卖到这条街上,当时她的五官还没张开,自然没有现在这般貌美,开始是在一群艺伎下面讨生活,直到被伎町街的掌权人发现她的美貌,才让她学习了技术,然后她开始了长时间在一旁弹三味,靠着那些达官贵人给的赏赐生活。
奈一开始并不叫奈,但是要是问她之前的名字,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了,她只知道自己再被叫奈之前有好多个名字,自从被父亲卖到这个烟花之地的时候奈就没有人权了,连自己的名字叫什么都不能干涉,只能随波逐流。
奈这个面具的舞台还是一个艺伎退下来之前交给了她一个吃饭的技能,刚开始的目的并不是说让她有一门技术生活,只是多一条后路,不要像其他的女艺伎一样都是那些人调Ⅰ情的目标。
只是这个传授奈技术的这位艺伎怎么也想不到,奈在这方面居然有着别人所达不到的天赋,她所使用的面具是艺伎所赠予她的瑕疵品,日子一长,这份瑕疵品也掩盖不了奈的能力的时候,这位艺伎就让奈换掉这个。
奈思考了一会回答这位艺伎:“我想试试自己做这个面具,说不定能有情感共鸣。”
艺伎并不觉得奈有这样的手艺,劝说了她几句后就随她了,毕竟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突然良心发作给了一个女孩一个后路而已,至于她最后的成就以及能不能活下去,他就不能保证,也不会去管。
奈找上了有这个手艺以及有这种工具的老师傅,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老师傅是不愿意的,因为他做的生意还是在家具上面,他一听面具,再看奈是一个人过来的,就知道奈是从那个地方过来的。
“你还是回去吧,你们这个地方,要是让我做个家具的还是可以的,但是这个面具这种道具我是不做的。”
奈连忙解释,不是让老师傅做,是让他教教她怎么用他店里的工具去做一个面具,以及这些工具的用途,她是想自己做,但是那位老师傅想差了,还以为奈找上他是想要做这个面具。
听了奈的话,倒不是老师傅有歧视,只是觉得一个细皮嫩肉的女生做不了这么苦的活,而且还是这种非常细致,考验功力的活。
面具这种东西作为登台的道具,最主要的就是上面的表情和一些小细节是否符合他们排练出来的剧情,只有有一点误差就会变得非常奇怪,所以很考虑做这个师傅的手艺,皇室的团队有皇室专门的手工师傅,外面一般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像他们这种处于底层,靠着台上的技术来生活的,面具这种手工作品是他们很难从外面找到好的,所以他们也会去求到客人身上,自然这种达官贵人少不了,有权有势的更多,皇室养的团队他们也不是每天都能看得到的,所以就会跑到这种地方,这些艺伎的小小要求自然是有应必求。
奈这种想要自己去做的面具,要是真的登上了台,粗劣的手法和工艺说不定会惹怒这些有权有势的人,万一她把自己说出去,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老师傅是这样告知奈的。
但是奈保证面具不做到精致到让人惊艳就不会用在舞台,到时候可以请老师傅来伎町街看看她的节目,这下老师傅也没什么话可以说的了,只能告诉了奈这些工具的用法,然后奈借用了一套,自己回去就开始做面具了。
这种纯手工的东西,也不是谁能一开始就能做好的,奈从借了这套工具就开始了每天。
上班-回来做面具-请教老师傅-回来做面具-休息一会儿-上班。
这样如此往复了一年之久,中途奈其实也不是没有起了放弃的想法,但是看到了比自己年龄还小的女孩被卖入伎町街这个地方,却活的比自己还要痛苦的时候,这种放弃的想法就没有了。
伎町街为什么要用一个街呢?还是因为掌权人在京都最偏的地方买下了三个连在一起的房子,中间打通了之后就变成一个房子了,掌权人花了大价钱来请人重新整改了的里面的装饰,以及加上了自己在皇室以及其他人庭院里见到的风格后,就演变成了几个小屋围绕着一个露天舞台。
加上最精致的装修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