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天启节下,望天城都相安无事。”
“三个月前,道士说煞鬼更厉害了,需要十倍的供奉,且晚上不能出门,所以,现在的晚上就如你们所见。”
“十倍的供奉,这简直不是开玩笑的,而且,望天城南距冰心城三千里,一路上危险无比,北距无忧城八千里,更是遥远无比,城中人口三十余万,金币流通够自足,但现在突然要十倍,这简直难以承受。”
“故此,悲剧来了,几年没发生的监犯科开始兴起,妙龄的女子也不想被供奉,开始反抗,但能反抗过大部队吗,所以,为了不再被供奉出去,许多女子自毁容貌,要不就是被藏起来,城主见状,做了一个决定,将貌美的女子全部关进大牢。”
“虽然有人反对,但更多的人支持,而且,为了更好的祭祀,他建议把所有财富放到他府里,这样就不会起争端了,他建议全力种植农物,在不饿死的情况下,这样能为天启节延续不会遭受煞鬼的惨害,百姓们同意了。”
“百姓同意,可商人们有钱的自然不同意,于是,争端自然就起来了,有钱与没钱的争端,毫无悬念可言,所有的商人,有钱的全部被捉了起来关进地牢,就在三天前。”
“为了救我爹娘,我决定夜闯地牢,一路进去都很顺利,顺利得让我不敢相信。”
“我如愿的见到了我的爹娘,那一幕,永生难忘,本来我是要救他们的,可最后,他们却求着我杀了他们。”
“然后我去找城主报仇,找到他的那一刻,他在地牢最下面,和道士一起,在那里,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人间炼狱,原来人吃人真的存在,人命是如此的卑微而脆弱,在那里,城主的本性才彻底暴露出来,平日里的乐于助人,善良全部不过是他的伪装罢了,他就是一个吃人的怪物。”
“我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然后就遇到了你们。”
红衣女孩:
“那是秋末入冬的一场大雪,那场雪特别的冷。”
“有一贫苦人家的庄稼还没收回,若是被大雪冲刷,必将颗粒无收,所以,他们冒着大雪去收庄稼,因为他们太穷了,不收就熬不过那个冬天了。”
“雪很大,也很无情,一家三口去的,最后回来的却只有两人,他们的女儿永远留在了庄稼地里。”
“女孩死的场地在西城门的农场,死的时候将衣服都给染红了。”
以上就是赵荞蓉口中所有的情报了,真假未知。
故事主线分析一,假如赵荞蓉没说谎,那么老城主便是一个好人,副城主暗杀了他。
随后在接手城主的位置后提高自己的声望,所以出现了那次的死亡。
也就是说,红衣女孩并不是灾害死亡的,而是被害。
从这之后,城主开始着手自己的大计,装神弄鬼,以达到敛财的目的。
为了应付压力开始调查,还请了一些江湖人士将他们惨害,人心惶惶,他就成了城里人的支柱。
威望提高,若是此时解决了闹鬼事件,那么他的地位绝对稳如泰山了,可他显然不想止步于此,每天让人看到他忙里忙外一脸愁容,甚至有了卖城主府的念头,再让手下故意听到,然后传了出去,或者找几个人散播一下,那百姓们会怎么做,不但钱财有了,名声也有了。
若是这样,有点厉害啊,随后,他再和这道士合作,晚上继续装神弄鬼,弄个什么天启节,还不赚个盆满钵满,钱财权色都有了。
当这些有了的话,时间一久人就会感到空虚,便会生出恐怖的念头。
若是这样的话,那之后的争端,把有钱人弄死,然后赵荞蓉在地牢遇到的场景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这样的话,那就没自己现在什么事情了。
鬼都是假的,自己现在怎么还能中幻术。
好,第一条可以否定,那第二个。
故事主线分析二,假设赵荞蓉说谎,老城主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那一年死的人是她的亲人,或者就是她本人她想报仇,所以制造了闹鬼的事件先让他们人心惶惶。
随后将城主找来的江湖人士全部杀爱死,继续折磨他们。
后面来了一个道士,道士想消除她,她不肯,她要让城主承受其痛苦,所以化身厉鬼。
嗯,太离谱了,说不通,对不上,可以排除。
故事主线分析三,假设赵荞蓉说的话有真有假。
老城主是一个好人,副城主也是一个老人,老城主被暗杀,副城主上位。
百姓们安居乐业,直到农场的女孩死亡,鬼,出来了。
城主为了除鬼尽心尽力,最后请来了道士,惹怒了鬼,鬼将他们杀害了,为了不让事情闹大。所以,鬼附身在他们身上,不,甚至可能假扮了起来,甚至所谓的天启节也不过是它们需要食物弄出来的而已。
维持了两年,没什么人管,本性开始暴露,恰巧我们路过,容女侠实力较高,它们想吃了她,所以有了那一幕。
嗯,不是没可能,但感觉有点不对劲,说不出来。
故事主线分析四,老城主是鬼,并不是人,大限将至,所以他夺舍副城主,之后一系列的事情只不过是他为了续命。
这也是有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