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沈父和嫡子大哥间本来就有天然的矛盾,相处起来自然非常不愉快,所以上次发生孩子被拐的事儿,大太太可算是高兴了两天。
沈母听了大太太的话:“这是自然要好好读书的,他爹说文彦像他,也是个会读书的。
沈文彦听着母亲和大伯母之间针锋相对的话语,大伯母不能炫耀丈夫,就炫耀儿子。
不禁想到了这个时代的女人的悲哀,一辈子只有依靠着男人,一生的命运都寄托在男人身上,要么靠父亲兄弟,要么靠丈夫儿子,而自己也从出生便被母亲视为她和姐姐的依靠。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只要求女子顺从就行,让她们没有通过自己改变命运的途径。
所以会看到大房的庶姐对沈佳芸如此羡慕,她对自己的婚事做不了主,也没有能够完全依靠的人,全靠以后大太太能够发发善心,给她找个好夫婿。不过再怎么样,肯定也是比不上嫡姐的婚事的。
沈文彦默默的庆幸着自己这辈子可以靠自己,可以追逐功成名就,可以有理想与抱负,有实现它们的机会。
沈老太爷端坐在堂上,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并不想掺和后宅发生的事儿,他只关心家中儿子的仕途和孙子的学业,能不能做到光宗耀祖,名显后代,家中女人间的事儿一概不想管。
他听到沈母说到沈文彦,对于这个孙子,并不太熟悉,出生之后便和沈母一同随着老二学诚,去了就职的县治,不像大孙子沈文宏,一直是留在自己身边教导。
既说到他像老二学诚,沈老太爷便看向从自己进门起,和大家一起给自己问好后,便乖乖坐在沈母旁边看着大家的沈文彦,又想起了家中来信,他遭遇拐子的事儿,便起了兴趣,想问问孙子的学习情况。
便招招手,让沈文彦来到身边,看着孙子下了椅子朝自己走过来,就问到:
“文彦今年已经满六岁了吧,蒙学读物应该读完了,四书可是也已经读过了?”
沈文彦才刚温习完学过的内容,自然是很有信心:
“祖父,文彦已经读过四书的内容了,已经能够默诵,对于五经也已经接触过了,对于其中的意义也大概了解了。”
老爷子看着说话表达流畅的孙子,便随便抽问了《论语·述而篇》的内容。
沈文彦对于背诵它的内容已经驾轻就熟,流利的将它背了出来。
老爷子听了也很满意;“背诵尚可,那对于其中圣人所提出的想法和学习态度,你可有所理解?”
沈文彦也不怯场害怕,便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认真的表达了出来。
老爷子很高兴:“之前便收到赵同知的信,说你小小年纪遇到事情从容不迫,头脑灵活,果然是个好孩子,你再与我说说你是怎么发现那些人是拐子的证据的。”
大太太看着正又准备回答老爷子问题的沈文彦,她可不想沈文彦抢了儿子的风头,也不想老爷子身边再多一个孙子跟着,那不是影响了自己儿子的地位吗?
于是就对老爷子说到:
“老爷子也赶路回来也是累了,现在也坐下休息了一会儿,晚饭早就备好了,不如先去用过晚饭,您和文宏也都该饿了。”
沈文宏也立马对着老爷子劝到:“祖父您舟车劳顿,也没好好吃饭,祖母和母亲肯定为我们准备了喜欢的膳食,先去用过饭再与弟弟讨论这些事儿吧。”
沈老太爷对于自己身边长大,又会读书的大孙子自然很喜欢,听着孙子说了,便叫众人一同起身去用餐。
沈老太爷坐在一桌丰富的晚膳前,见着在一旁伺候用餐的吴老姨娘,想起老二学诚和孙子沈文彦,便叫她不用伺候了,自己去用餐吧。
“吴姨娘也是家中老人了,儿子孙子也大了,家里也不是没有伺候的人,以后还是让她自己去用饭,不用在旁边候着了。”
老太太脸色难看了一瞬,吴老姨娘在一旁听了,低头谢过老爷子,缓步离开去一旁桌上用饭。
以前刚被家人为了哥哥彩礼把自己送进府的时候,老太太也是让她这么伺候的,直到后来生了学诚,才终于能过得好一点儿,不用把家里下人的活儿都做了,可是最近老太太得了敕命封号,又比以前难伺候起来。
自己儿子孙子也大了,和自己感情也好,这么叫自己伺候着,也是下他们的面子。
沈文彦看着这一幕,真的是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剥削。
饭后,沈文宏以学业上的问题需要老爷子的解答,带着老爷子去了书房,沈文彦也没再有机会和老爷子交谈,沈母便带着两个孩子告辞回了自己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