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份报纸说得挺对的。而且,萧遥那样的发言,起码让一部分记者愿意说实话了。这样一份报纸刊登出来,起码能影响到一批人。所以萧遥的发言,还是有用的。”
老人点点头,面容慈祥,眼神却深不可测,说道:“是啊。”
萧遥饭后在宿舍看书,听到敲门声,起身开门,见识吕秀,就让她进来。
吕秀进来,看到萧遥打开的书,很是服气:“我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有心情看书啊!”
“怎么会没有?”萧遥反问。
吕秀一脸难以置信地看向萧遥:“你该不会还不知道,国内把你这事定位为外交事故,估计要记录在案吧?你怎么还有心情看书!”
萧遥叹了口气:“所以呢,我不看书做什么?我做了什么,我知道,也愿意承担责任,所以等着。退一万步,我不等着,我还能做什么?”
打电话回去到处活动吗?
她既不想也不愿意这么做。
吕秀一听,也是这么个意思,但是一般人得知出了这么严重的事,虽然求救无门,但是也绝对没有心情看书的吧?萧遥居然还能静下心来看书,是在太了不起了。
吕秀想了想道:“我觉得吧,你的才华不错,以后能高升的。如果有关系,还是想办法托关系疏通一二吧。”
“不用了。”萧遥摇摇头。
徐汝善算是她的关系,但是她没打算找他帮忙——她却不知,徐汝善回了老家,没在京城,得了同事的电话通知,也尽力托同事游说,打算出游说的结果了,再联系她。
吕秀见萧遥这副宠辱不惊的样子,染了口气说道:“你这样的人很好,但是在官场,只怕是走不远的。”
萧遥笑了笑,没说话。
这样的事,她不说什么,但是被人冤枉或者穿小鞋的事,她是绝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过没必要跟吕秀剖析这些。
正说着,敲门声又响起来。
萧遥去开门,见门口站着的是一脸犹豫的张立志。
张立志见门开了,就道:“比较晚了,我就不进去了,跟你说几句就走。”刚说到这里,见萧遥房里坐着吕秀,连忙改口,“吕秀也在啊,那我进去说吧。”
他进来了,说的也是萧遥这次或许有可能被记过的事,而且来意和吕秀一样,也是劝萧遥托关系帮忙疏通一二的。
说完后,他甚至还表示,自己认识一个外交部的人,但是帮不上忙,不过他已经竭力更他联系,请他帮忙说几句好话了。
萧遥听完他的来意,目光看看吕秀又看看张立志,很有些感慨。
她还记得,这两人在一开始,对自己是挺酸的,而且有些看不惯。
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和她冰释前嫌了。
现在这种时候,有人在看热闹,有人觉得有心无力,两人却担心地前来关心她,还竭力想办法,不得不说,让她感觉到了温暖。
因此说道:“这种事,我们心急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慢慢等带了。”说到这里见两人要脸不认同,就道,“而且,我觉得会有记者愿意为我说话的。一旦有记者为我说话,那么,我总算没有铸成大错。”
她如果不是那么强硬地和记者怼起来,还是按照一贯的外交辞令,那么各国对华国这次的事,只是轻描淡写报道一句,然后继续将之定性为原先定性的政治事件。
可是她硬怼了,会得罪一大批本来就对华国不满的记者,但是也能让一些有操守的记者选在站在她这边——毕竟世界上,很多人愿意欣赏硬骨头的!
因此出了一篇谴责她嘲讽她的报道,她并不像外人想象中那么担心——至于有人说她担心得连饭都不想在食堂吃,而是打包了回去吃,她只是想一边吃一边看书而已!
吕秀和张立志劝说萧遥未果,反而被萧遥一脸肯定地说服了,回去之后,才有些反应过来,长吁短叹,觉得萧遥可能过于乐观了。
中西方意识形态不同,就算有正义之士,也未必愿意为华国说话啊!
第二天,郑晓敏心情愉快地醒来,看到窗外明媚的阳光,心情更是飞扬。
踏入提供早点的食堂,郑晓敏叫了自己喜欢吃的早餐,坐下刚想开吃,就听到其他外交人员正在高兴地讨论:“这篇报道实在太公正了,真的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客观真实的报道。”
郑晓丽觉得有点不妙,忙问:“什么报道?”
“就是一篇支持华国的报道啊,还是山姆国的记者写的,写得有理有据,非常客观真实,可信度可比原先那篇高得多了。”
“世界上还是有真正的记者的!”
“唔,他赞美萧遥的回应不卑不亢,在表现没落大国的风范的同时,又进行了适当的反击……还呼吁记者应该在彻底调查清楚真相之后再发言,做一个真正的记者,这不是嘲讽先前那个叫艾森的记者嘛,哈哈哈,嘲讽得好。”
郑晓丽有些难以置信,放下筷子,要了报纸过来看,她英语不够好,但是磕磕绊绊地看完,发现果然是大家说的意思,心里更不痛快了,这什么人啊,居然不支持自己人,反过来支持萧遥这个外人!
只是这样的话,是万万不能说的,所以只得自己憋气。
早餐已经彻底冷了,郑晓丽也被这消息气得没了胃口,干脆就不吃了。
她刚想离开食堂,就见又一人拿了报纸进来,并一边看一边高兴地讨论起来。
这篇报道在客观陈述了萧遥当时和记者的问答之后,合理性推测,认为萧遥说的应该是属实的,不然一向软绵绵的华国,没必要在事情过去之后,还旧事重提,而且态度强硬。
郑晓敏的心情彻底坏了,挤出僵硬的笑容,回了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