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大吵一架之后,李慕白与杨月儿这对蜜里调油的小情侣,就断绝来往,打起了旷日持久的冷战。
心情糟糕透顶的李男神,陷入感情的漩涡,不知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索性硬起心肠,对趁虚而入的卓文君也不予理睬。
阿杜见好兄弟近来郁郁寡欢,状态奇差,便自作主张,带他到一个神秘的地方放松心情。
文艺青年领他散心减压的地方,既不是颐和园、八达岭这类人踩人的5A级景区,也不是工体、三里屯那类“朝酒晚舞”的夜店,而是环境清幽,完全免费的——国家图书馆。
阿杜上大学的时候,经常骑着单车,来这里博览群书,蹭凉充电。对馆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无比熟悉,以至于有些新来的图书管理员找不到还书上架的位置,都会向他请教。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大明星,随着首席助理稀里糊涂来到中关村南大街33号。当国家图书馆那栋孔雀蓝、琉璃瓦的宏伟建筑映入眼帘,不可置信地看呆了。
“这就是你说得什么藏书楼?这也……太宏伟,太夸张了吧!”
阿杜看他惊喜交加的表情,就知道合他脾胃,选对了地方。
“我又不是潘少那种不靠谱的人,骗你干嘛,这可是如假包换的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里面的藏书包罗万象,浩如烟海,馆藏文献3000余万册呢。看你也是爱书之人,真的一次都没来过?”
慕白微微摇头,沉浸在对往昔的追忆当中。
诗仙李白虽然不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却一定懂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从小就手不释卷,饱读诗书。譬如《子虚赋》、《易经》、《左传》、《春秋》、《山海经》、《神女赋》等文史典籍,不知被他诵读了多少遍,翻烂了多少卷。
在长安供职的那两年,李翰林曾多次造访过集贤殿书院,面对束之高阁的五万卷藏书,当时觉得卷帙浩繁,叹为观止。和今世的图书馆藏量一比,委实是小巫见大巫。
文人雅士对书的喜爱如同彩虹一样永不褪色,慕白按奈不住心头的激动,大步流星往前冲。
阿杜见状赶忙拦住:“唉唉,你怎么跟无头苍蝇一样乱走啊,正门在这边。里头跟迷宫一样,大着呢,待会跟紧我,可别走丢了。”
在书虫老手的引导下,白龙鱼服的大明星低调步入知识的殿堂。两人嗅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信步于窗明几净的图书馆内,顿觉心静如水,燥心尽褪。
国家图书馆的恢弘气派,舒适环境,海量藏书令李白眼界大开,感受到什么叫大国气度,什么叫文化积淀。然而最让初见者惊叹不已的,是搭乘电梯,居高临下俯视整个阅览室的场景。
在宽敞轩阔的回形阅览区域,书盈四壁,错落有致。各个年龄阶层的读者,全都静心阅读,沉醉其间,绝无一人喧哗吵闹。
看到今人学而不倦,尚文之风如此浓厚,慕白老怀大慰,露出会心的微笑。
唐人爱诗如痴如狂,而今人的兴趣爱好似乎不一而足,更为广泛驳杂。有人研究宇宙奥秘,有人八卦名人自传,有人关注养生保健,有人埋首交际英语,甚至连教烹饪茶道的闲书都有人乐滋滋地捧读。
书非借不能读也,慕白见这么多“书虫”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免蠢蠢欲动,也想挑几本好书翻看。
阿杜与之心灵相通,当即将其拉到一旁放有绿植的角落。
“慕白,国家图书馆太大了,这样漫无目的地瞎逛实在有点浪费时间。你对哪方面的书籍感兴趣,让我这个‘活地图’直接帮你精准定位。咱们有的放矢,有所侧重的挑两三本阅读,我可是好久没过书瘾喽!”
好兄弟的提议非常中肯,慕白极为认同。只是他这个重生之人,记忆残缺不全,对今世的文教、体育、科学、军事等知识比较匮乏,无甚兴趣。
青春偶像挠了半天后脑勺,方憋出一句:“我这人比较怀旧,有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书吗?”
杜伦不知小李子追溯传统文化是假,探询自己的诗作是否传于后世才是真,当即冲慕白竖起大拇指:“有品位,有格局,放眼当今的娱乐圈,像你这样追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明星还真不多见。”
大唐才子害怕露馅,尴尬一笑:“咳,我这就是古为今用,想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弥补一下这方面的欠缺。”
在国家图书馆资深人士轻车熟路的指引下,慕白步履从容地穿梭于一排排书架中,很快来到了国学经典区域。
望着这些厚薄不一,整齐排列于层层书架的古代诗词典籍,慕白心情忐忑,迫不及待从与目光齐平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来。
翻开装帧精美的书籍,揭过色彩明艳的扉页,慕白迅速将视线聚焦在目录那一页。
紧张的时刻到了,他屏气凝神,手指顺着目录右侧的人名往下查找,赫然发现许多老熟人的名字,比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