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夫人心中有了自己的盘算。
县主也算是自家女儿,她与简侯的儿子便也可以算作自己的外孙。她笑眯眯地上前,仔细瞧了瞧简竹君的脸。
相貌是一等一的规整,虽然不算顶尖,但通身一派谦和儒雅的气质,让人瞧见他时,不由得心生好感。这气质为他的相貌锦上添花,也还算与晚湾相配。
她心道,倘若二人能够结亲……那两家便可以亲上加亲,未尝不失为一桩美谈。
她笑眯眯地瞧着简竹君与云晚湾,越看越觉得两人相衬。
而云晚湾此时并不知她在想些什么。她握紧胳膊上搭着的、属于沈庭书的披风,没由来地有些紧张。
眼见着祖母离她越来越近,云晚湾心跳一阵快过一阵,手心沁出些汗珠来。
所幸老夫人并没有在意到她手中的披风,只是拉着她的手,端详她一阵,旋即叹息一声:“不过数日不见你,怎么瘦了许多?可是平日里没好好用餐?”
云晚湾轻轻摇摇头,道:“孙女不知。”
老夫人将视线扫向她身后的喜桐。喜桐忙道:“小姐前两日身子不大好,近日身子才好了些。”
云晚湾抿抿唇,道“是”。
老夫人便拍拍她的手,边引着她往里屋去,边道:“手怎么凉。怎么身子不大好了?”
云晚湾搀扶着她,垂眸道:“许是春日乍暖还寒,着了凉。”
老夫人便道:“那咱们快进屋里去罢。”
又对一侧欲搭话却不知如何搭话的简竹君道:“二郎也随我们去。”
简竹君一愣,忙应“是”。
两人边走,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体己话。多数是老夫人问话,云晚湾应答。
清明时节,日头已经日渐高了起来。府中仆役为防晒热了女眷,已早早在连廊上挂上细竹篾的席子来。
云晚湾扶着老夫人走在连廊中,身后几步处跟着云老夫人的嬷嬷、喜桐并简竹君。
此时已申时过半,日影渐渐西斜,暖橘色的日光从高啄的檐牙滑落,透过竹篾,斑驳地落在云晚湾身上,她正侧着脸仔细听云老夫人说话,脸部轮廓被日影晕染的姣好,唇角漾出些笑意。
简竹君无意间抬头瞥见,惊为神仙妃子,胸中怦然,竟看的呆了,脚下不稳,险些摔跤。
他踉跄地扶住一旁的红木柱,脸涨得通红。
嬷嬷“啊呀”一声,调侃道:“世子爷这是怎么了?”
云晚湾并老夫人诧异回眸。
老夫人望进嬷嬷略带深意的眼神,会心一笑。
简竹君好容易站稳,抬眼望见云晚湾的注视,愈发局促,竟结巴了:“无、无事。”
他不敢看她,视线往旁处乱瞟,无意瞥见她手中拿着的、显然属于男人的披风,笑容微顿。
云晚湾原本也没怎么留意他,见他并无大碍,便将视线转向一旁。
一旁略微空旷之处,栽种着一株桃花。云晚湾看过去时,恰好拂过一阵风,将桃树吹的枝叶相撞,婆娑作响,洒下不少花瓣来。
老夫人见她在看桃花,眼神不知怎的忽然一黯。待云晚湾转头看向她时,她依旧平和慈祥,指着桃树给她看:“那桃树是先前你母亲过门时,你父亲陪她一起种的。”
云晚湾心念微动,方要开口追问下去,老夫人却转脸看向旁处去了。
她笑眯眯地问简竹君:“二郎饱读诗书,可否能吟来两句应景。”
那简竹君满心惦念着晚湾,闻言不假思索,顺口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念到此处,他忽然一停,脸又涨的通红。他瞄了云晚湾一眼,手足无措。
老夫人还没品出其中深意来,追问道:“‘之子于归’,然后呢?”
云晚湾脸色却微变了。
老夫人察觉到她的变化,看向她时,她虽面上一片平和,佯作侧耳听着,心中却波澜四起。
但凡稍微读过书的人,便知这著名的篇章。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令她很难不想偏,这人对自己的态度为什么如此……如此别扭。
在简竹君飘忽不定的眼神再一次飘向自己时,她冷了脸。
平日里端庄自持的公子哥儿,在望见她脸色不大好时,竟慌不择路起来,险些连礼数都忘记了。
他烧红了脸,讪讪道:“孩儿突然忆起家中还有些事务,便先行告退了。”
老夫人讶异,望着他消失在连廊尽头、有些慌张的背影,问道:“他缘何如此?”
云晚湾摇头道,不知。
老夫人摇摇头,口中道,奇怪。
忽而她想到什么,问一旁瞧上去乖巧软糯的云晚湾:“他没念完的那文章,后面写的是什么,晚湾可知?”
“……”云晚湾语塞一阵,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后面的孙女也不大记得了。”
老夫人将这几个字在唇齿间品味一阵,又看向低眉垂首、似乎是有些不大好意思的云晚湾,福至心灵。
她斟酌道:“晚湾以为……二郎人如何?”
云晚湾捏紧手中布料,规规矩矩答道:“为人温和谦儒,君子也。”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