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下,做出了此生最为离经叛道的决定。
——她要挣脱父亲安排的宿命,和安嬷嬷一起去京都,投靠她那素未谋面的外祖。
然而当初她们逃离洛阳,摆脱瑞王的追捕,并非是一件容易事。
要知道,瑞王乃是天子胞弟,不仅身份显赫,还曾在五年前的储位之争中扶危定倾,立下了平叛的丰功伟绩,备受圣人的器重。
凭着这份功勋,他在朝中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何曾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思?
她出逃违抗这门婚约,拒绝入王府为妾,无疑是触犯了他的逆鳞。
她们自然不敢同瑞王明着作对,于是便只能趁着更深夜静时偷逃出府。
待瑞王接到消息赶来时,她们已经登上了去往长安的渡船。
迟来一步的瑞王站在岸边,看着她们逐渐行远的船舶,怒不可遏。
为了留住她们,他抬手施令,随行的那些官兵便持着弓.弩列阵岸沿,对着她们的方向放出箭矢。
箭雨铺天盖地而来,千钧一发之际,是安嬷嬷挡在她身前,为她挨了致命的一箭。
……
看着安嬷嬷胸.前那道鲜血淋漓的伤口,沈玉蓁眼眶微红,轻缓的嗓音低不可闻:“……是我连累了嬷嬷。”
安嬷嬷摇头轻叹:“姑娘又何必自责?”
“夫人弥留之际曾将姑娘托付给老奴照顾,既如此,护佑姑娘周全便是老奴的职责,这都是老奴应该做的。”
沈玉蓁极力稳住情绪,为安嬷嬷换完药。
她眼睫微垂,无助地陈述道:“……可我就只有您了。”
她的生母在三年前病逝。
如今,她的父亲也不幸殒命。
所以现在,她的身边除了安嬷嬷,再无人可信。
安嬷嬷便是她在这世间,仅有的指靠。
——她已经不能再失去了。
沈玉蓁不由得将安嬷嬷的手握住。
因着身子尚且虚弱,她手里的温度冰凉。
沈玉蓁俯下身,额头抵在她和安嬷嬷交握的手上,纤瘦的肩膀压着千愁万绪,单薄又无助。
看出她的脆弱,安嬷嬷动作温柔地抚过她的鬓发,道:“老奴一定会挺过这关,陪姑娘继续走下去的。”
话虽这般说着,但安嬷嬷的心里还是没谱。
她年事已高,重伤以后自然不比年轻时痊愈得快。
逃亡的途中,她甚至已经因为身上的伤拖累过沈玉蓁一次——
她当时中的箭镞刻有瑞王府的徽记。
瑞王的实力盘根错节,去医馆拔箭的时候,她们的行踪也不慎暴露。
所以瑞王的人才会一路追到长安,逼得她们没有片刻的喘息。
如今这样四面楚歌的境况下,安嬷嬷也不知道,她们还能在这里躲到何时?
看见她这愁眉不展的模样,沈玉蓁不禁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嬷嬷既答应了我,便不能出尔反尔。您这样忧心忡忡的,又如何能养好伤?”说着,她为安嬷嬷掖好被子,轻声道,“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总会有办法度过这个难关的。”
话音落下,她也轻抬睫羽望向她,一双清湛的眸子澄净宁谧,竟是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安嬷嬷眼瞳微亮,“姑娘莫不是打探到了定北将军的消息?”
定北将军便是十多年前,她外祖在朝的官爵。
——这也是支撑着她们从洛阳逃到长安的底气。
安嬷嬷曾说,她的外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悍将,是朝廷的肱股之臣。
只不过,当年她的母亲为了能够下嫁沈衡,不惜舍弃自己望族嫡女的身份,选择了和娘家决裂。
所以这些年来,她们和定北将军府并无往来。
因此也无从知晓现今的将军府是何光景。
原本她们是想进京以后,再去官府疏通关系慢慢打探的,谁曾想,瑞王竟会如此狠毒,让她背负着杀父的罪名,进退无门。
如今的她尚且是举步维艰、自身难保,又如何能大张旗鼓地去寻消问息?
她也只能借着出门买药的功夫,向医馆或是路边的行人打探。
对上安嬷嬷满怀期待的目光,沈玉蓁甚至没有告知她真相的勇气——
也许是因为时隔多年,安嬷嬷记错了外祖父的官衔,她并未打听到有关定北将军的消息。
倒是有一位镇北将军,在五年前的那场储位之争当中合谋叛变,被抄家夺爵,流三千里。
沈玉蓁不敢掐灭安嬷嬷心里的唯一一点希望,她轻轻一摇头,道:“没有。”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瑞王纵是权势滔天,那也越不过国法。”
闻言,安嬷嬷迟疑地问道:“姑娘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