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我的女邻居】
“明达,店里又来订单了!面单怎么还没打?”母亲凌晨突然打来一通电话,吵醒趴在床上睡得死死的明达。
明达睡眼惺忪地晃到堆着一摞空方便面碗的破木桌前,原来是有人在母亲的店里下单购买了10米用来制作纱窗的纱网,订单金额38.8元,那人使用了5元无门槛优惠券,实付33.8元。
明达咔哒一声按下热敏打印机的开关按钮,设备连接到蓝牙接收器发出“嘀”一声响。明达打开订单管理软件右键点击了下“打印快递单”,打印机一秒送出了电子面单。
明达拿起面单漫不经心扫了一眼,顾客来自省会陆城,再细看发现顾客地址与母亲的临时居所竟是同一处。母亲暂居在陆城北西区景苑小区,房间门牌号是F1207,顾客门牌号是F1208,订单收件人名为阿楚。如果地址没出错的话,阿楚就应是居住在母亲楼上的那名年轻女性,明达意识到这点困意顿时消失了几分。
“明达,单号录入了吗?”五分钟后母亲又打来电话催促。
“马上。”明达拾起桌角的扫描枪将快递单号录入系统。
平日里为了防止客人下单后退货,明达一般都会抢先一步打印出快递单,单号一旦上传,客人在发货之前退款的几率就会变小,这是明达近来在网络经营中总结出的经验。
明达父亲是个制作纱窗的老手工匠人,二三十年来手推三轮车在临近城镇走街串巷吆喝,明达就是被父亲的这门手艺养大的。
明达十六岁那年夏末,父亲因赌博欠了一大堆赌债,年底债主逼得紧,父亲深夜乘火车逃离了小镇。父亲走后,母亲窝在被子里整整哭了三天,粒米未进,滴水不沾。第四天母亲猛地掀开被子一骨碌起身,淘米闷了满满一锅米饭,狼吞虎咽地吃了冒尖儿两碗。东方泛起鱼肚白,她便罩上父亲沾满脏污的蓝色大褂,双手推着父亲的三轮车一路歪歪扭扭地穿过青石板小巷,小镇自此诞生了史上第一名女纱窗匠。
明达十七岁那年初秋,母亲照旧又是在外劳累一整天,傍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往家赶,途中淋了好大一场暴雨,卧床不起足足两个月。明达不忍单薄的母亲独自操劳,私下背着母亲办了退学,托同学父亲的关系进了家具厂,十七岁少年帮母亲撑起了这个家。十三年来明达和母亲马不停蹄的劳作,终于在今年还清了所有赌债。
明达所在的家具厂因受大肆兴起的网购风潮影响,近几年生意日渐式微。年初明达下决心离厂独自做木匠,平日里为镇上的居民打家具也做些修修补补的生意,钱赚得不比在工厂里少,时间上却相对自由许多。
父亲欠下的巨额赌债还清后,明达便劝辛劳一辈子的母亲停下工作好好安享晚年。母亲虽是一身伤病却死活不肯待在家中做闲人,明达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为母亲开一家专门出售窗纱的网店,母亲这才勉强答应下来。
谁知母子俩好日子没过几天,母亲便确诊了抑郁症,每天郁郁寡欢地站在半掩着的窗台前,如同一缕游魂。母子两人半年间跑遍了本地的医院,中医、西医、甚至巫医一个都不放过,无奈收效甚微。
两人走投无路时接到陆城小姑妈打来的一通电话,小姑妈推荐母亲到陆城第三医院医病,母子二人得到消息立即动身前往陆城,母亲自此开始了漫长的心理治疗。
小姑父为了不让母子二人太奔波,主动将家中预备给外孙的学区房借给嫂子和外甥居住,自此母亲便长期居住在陆城,明达则陆城镇上两头跑,既要顾生计又要陪伴母亲。
隔天清早,明达将前一天售出的订单一一打包,镇上快递员开着电三轮拉走了小山一样的包裹,匆忙之中遗漏了两个,明达弯腰捡起遗漏的包裹,一个是完全陌生的山西客户,另一个收件人是阿楚。明达心想正好今天要去陆城看母亲,不如顺路带过去,楼上楼下不过相隔几个台阶而已,何必枉花几元钱的运费,毕竟像他这般的普通人,每一分钱都赚得不容易。
七点到八点半明达修好了张大爷的椅子和徐大娘家的饭桌,十点又去王姓小夫妻家量了墙壁衣柜的尺寸,临到中午才急匆匆赶到客运站买了一张到陆城的车票。
客车启动时路边的景色一片荒凉破败,客车到达时高楼鳞次栉比,明达时常在心中感慨这座省会城市的繁华。明达居住的下唐镇虽也属于陆城的管辖,实际两地生活水平却相差甚远。
陆城借房子给明达母子的小姑妈,原本也是个家庭贫困的小镇姑娘,她十七八岁的时候不顾父母劝阻孤身一人到陆城打工,二十三岁那年幸运地嫁给了陆城本地的生意人,借助婚姻跨越了阶级,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明达头倚车窗盯着自己枯枝一样粗糙的手指幻想,幻想此刻自己出了一场惨烈的车祸,父母痛心疾首地为自己流泪,他则下一辈子投胎在小姑妈的家,摇身一变成了小姑妈家的孙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再也不必每天与木料纱窗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