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个瞬间,辛敞觉得自己像个天大的笑话。
“投靠伏氏?”他在心底默念了一遍,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不知该哭该笑。他冷不防想起辛宪英在书房那一句意味深长的“记得看锦囊”,那时候她对城中态度如此冷淡,是因为早就猜到了什么吗?
然而战场没有给他多想的机会,就在辛敞心沉到胃底的时候,不知哪方的一支暗箭“噌”的一声向周卓和那将士的方向冲过去。
他那颗并不坚固的心顿时“咯噔”一下,毫不犹豫地转过身,拔腿就跑。
几乎就在下秒,偏门处便传来士兵警惕的喝声:
“什么人?!”
“……”
辛敞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表情,只是低着头跑。
周卓外厉内荏的声音被他抛在脑后,他慌不择路地窜进了熙来攘往的县兵之中,顺着人/流走了两步,耳边声音骤然打起来,各类兵器的碰撞声夹杂着士兵们的交谈,潮水似的涌入他耳中,像是重回了人间。
辛敞脚步一顿,如梦初醒似的抬起头,好半晌,才在阵阵呼声中意识到,这些士兵是要出城迎战的。
县令刘凡算是寒门,身家到底比不过世家豪族,没有能力豢养太多部曲充入县兵,因而被推出城门的除了本来县兵之外,只有长葛的壮丁了。
……在前几年勉强的太平光景里,这些人为了生存勉强耕种着豪强施舍的田地,饥荒时卖儿卖女、啃些树皮,尚且可以过活。
辛敞依稀记得,去岁深冬,他与辛宪英探亲归城,途中遭劫失了马车,乘着过路民夫的牛车回了长葛。
这件事于他而言微不足道,本该被掖在记忆的旮旯里永世不见天日,却在这么一个瞬间,决堤似的在他脑中奔涌起来。
在这过眼溪流般人群中,或许有过一个好心的人,曾在冬季傍晚遇到一对少年姐弟,不忍心他们在隆冬夜里流落城外,驮着他们回了城。多赖于他,那日辛敞还能如往年般在温暖的床榻上度过深夜。
可是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岁里,那些人的归宿又是哪里呢?他知道自己踏上的是赴死的道路吗?还是说,他的尸骨早已被同袍们埋入地底了呢?
辛敞慢慢停下脚步,神情几变,最终停留在一片恍惚中。
如果再这样下去,结局如何,他甚至不须去想。
秦楚的那批玄甲军兵强马壮,根本不是长葛城那七零八碎的县兵可以抵挡住的。他们依仗着最初的坚壁清野,最多也不过挡个百十来天,再熬下去,城中粮草必然见底——这还是在城中上下勠力同心的情况下。
然而县尉周卓已然投敌,士兵们昨夜遭过一场突袭,心中已怯了五六分……这样的情况,除非孔伷的援军立马赶来击退敌军,否则城池必破。
就算他真的那样倔直,不想让自己的反抗沦为笑话,坚持要背离辛宪英的建议,可是依照眼下局面,他难道要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援军抵达”这轻飘飘的四个字上面吗?
他微微阖眼,脑中走马观花地划过辛宪英借自己之名做过的种种决策。最后,那张写着“投靠伏氏”的白色布帛,沉默地展开在面前。
辛敞从小就听父亲评价他与阿姊,说辛宪英“聪朗有才鉴,凤毛麟角”,又评价他“妥靠保守,大义不足”,可是大义究竟是什么?
秦楚为皇朝正统出征为“大义”,那是因为她有选择的权力——可长葛的县兵能够选择吗?刘凡替他们选择了袁术,他们难道能反抗吗?
对于命悬刀尖的小民而言,“忠义气节”是奢侈品,能够保全性命就已经是万幸了。
辛敞吐出一口浊气,反手抓住一个疾行的什长,面无表情道:
“县尉让人把城门打开。”
那什长被他拦了路,愣了一愣:“……您说什么?”
“打开城门。”他纹丝不动地与士兵对视,冷静地开口说。
……
就在城门内泰雍先生镇定自若地要求士兵“开门迎敌”时,城门外亦有人心慌意乱。
“主公!”
秦楚神色微动,将视线从紧闭的城门上撕了下来,一转身,便看见斥候胯/下的战马抬起前蹄嘶鸣一声,堪堪停在她跟前。
斥候甚至来不及下马行礼,气喘吁吁道:“前、前方……有万人军队抵达,旌旗书着‘孔’字——”
秦楚瞳孔一缩,低声道:“孔伷。”
就在她话音落地的下一刻,长葛城那座沉重的城门,从内而外地发出一声闷而滞的沉响。
她呼吸滞了滞,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眼城楼,远远望见一个穿着文士长袍、身形单薄的少年立于城楼,正袖着手,似乎正在向下看。
只是这距离隔得太远,看不清那人的神色。
秦楚移开视线,余光里看见城门已然大敞,立于城楼的旗帜向下一倒,像是某种信号。
就在电光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