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
凉州盛产良马,西凉驿丁的脚程也要快过中原。北方夏季昼长夜短,信使到达金城治所时,太阳还未完全落山。
“有劳。”贾诩对着憔悴的信使点了点头,伸手接过来自雒阳的手书,又原封不动地递给了蔡琰。
“将士奔波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郡吏已将安排好歇息的房间,那将士道了声谢,便跟着离开了。
蔡琰见他走远,才幽幽叹了一声:“升了官职,反而更加劳苦了。”
贾诩笑了一下。他一向谨言慎行,从不给自己招惹麻烦,当然也不会在私下评论主公。
蔡琰与他共事多年,也明白他这特性,因而并不在意,说完便低头拆了信封,开始细细起来。
“闭女闾……”
贾诩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主公封禁了雒阳女闾。”她微微抬高音量,利索地重复了一遍,又慢慢念道,“引起了……袁公路、杨文先之不满。
“遂准备将计就计,取缔女闾,将愿意离开的奴婢分批引出雒阳,目的地是金城,还有东武。”
关闭女闾是小事,可涉及到人口的迁移,又是向遥远的金城和东武——这信息量就太大了。
贾诩眼睛一闭,脑子却转得飞快,当即问道:“你我谁去东武?”
蔡琰神色不变:“我。”
贾诩低眉思索。
把曾在女闾谋生的奴婢引入金城,这是很好理解的。这里毕竟是秦楚起家的根据地,天高皇帝远,地旷而人稀,另有推广已久的高产作物,正是缺少劳动力来扩散领地的时候。
至于东武——秦楚年幼时的一批亲信还被留在徐/州,东武是她少儿时代成长的故乡,伏氏一族盘踞于此,轻易便能掌控信息的流动,也是个好去处。
“昭姬长于内政,的确更适合前往琅琊‘开荒’。”贾诩称赞了一句,才慢吞吞接了句转折,“只是人手……”
“明面上虽是‘女市倡家’,但更多的是在京郊收留的流民,其中也有些可用的青壮。”
蔡琰的眼睛仍然黏在信笺上:“哦,还有文若的侄子,以及名为‘张辽’的武将,主公说,都是可信之人。”
除了心腹之外,还有额外的文武官,迁出的人口分布也还合适。这下算是准备万全了。
秦楚在西凉东部的根扎得彻底,从五年前便开始奠基,再到现在的欣欣向荣,就算没有蔡琰贾诩两位大谋士坐镇,单靠手下郡吏武官,只要依照条例运转,就能将稳定延续下去。
他没话说了,端起旧陶杯喝了口枸杞热茶,眯眯眼睛,笑得像个瘦长版的佛偶:
“善哉,善哉。”
贾诩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他钟爱稳定远胜于变化,连喝茶的陶杯都能三年不换,当然也不愿意奔波去南方,在情况未知的东武苦命干活。
更何况金城还有高玥这样的大武将,他只要安安稳稳坐在治所出几道计策,引着武威那几个叛军将领内乱到两败俱伤,便可额外完成任务,将地盘再扩一扩了。
实在未来可期!
贾诩所有怠工的心思,态度却不消极,考量完内政基建层面的条件后,又将话题挪回了雒阳:
“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都是世家大族啊。即便袁术少谋,真要对付起来,恐怕也需要仔细计较。”
“不过,有奉孝文若在,倒也不必担心。”
与此同时,封禁女闾的话题中心秦楚,还如往常般翻阅着秘报。
袁绍如预料般地在冀州号召起了义士军队,现在已把东郡太守桥瑁、冀州牧韩馥拉进了队伍。
然而雒阳的消息被她有意封锁了一阵,袁绍兢兢业业地拉帮结派着,倒到现在还不知道董卓本人已经被手起刀落了。
秦楚:“……”也是辛苦你了。
“袁本初现在是动不得的。”郭嘉坐在她身边,堪称殷勤地推上一杯凉茶,絮絮道,“汝南袁氏乃海内头号门阀,堪称世家之首,这只是一个部分。
“更重要的是,董卓已死的消息还未能传出京城,海内诸侯尚且惶恐。袁绍杀宦官而拒董卓,此等心气,为天下士人推崇。”
“唔。”她接过陶杯,感觉郭嘉的手指有意无意勾了一勾,眨眼看过去,见对方眼巴巴地看着,又很快收回了目光。
“看不起的庶兄都自封将军、准备逼进京城虚空杀敌了,他袁术还在为我关个女闾气得跳脚……真是。”
真是感觉袁家几个人的水平不行。
这事实在不怪她鸡贼,秦楚登殿诛杀董卓时,也没想过自己能封上大将军,又被后续事宜搅得晕头转向,便抓了长居雒阳的荀彧来处理事务。
谁想荀彧表面上端方文静,出手也是快狠准,一接到她命令,就干脆利落地派士兵围住了十二城门,把董卓伏诛的消息牢牢封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