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爱莲记> 初下凡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下凡间(8 / 9)

滋事体大,既关民生福祉,又关皇家体面,实在难以易人。洞庭乃国家米仓,牵连甚广,微臣倒觉得,在求雨之前,由太子亲临洞庭,勘测地况,视察百姓,以缓解当地的灾情,亦能收复民心。”

听闻此言,魏太师缓缓地回头看了他一眼。

显然皇帝对于这位目不假视的年轻人十分欣赏,“朕记得,你就是洞庭出来的。”

“是,微臣是洞庭湖安乡人,三年前开科取士,承泽皇恩。”

“好,好,既然是你的故乡,就由你跟着旦儿一起去洞庭治理旱情,待你们治理有效再返朝。”

魏太师还欲进言,身旁的太监已经高喊退朝。

下了朝的殿前依旧热闹,大臣们三两作伴,跟在形只影单的尚书右丞后面,小声议论着。这位年轻人面无表情地大步走着,很快就与人群拉开了距离。魏太师在人群最后,并不对这个小角色太在意。他与随从拐进了前往东宫的小路。

“舅舅,我可不想去洞庭,”太子旦一脸焦急,这摆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旱灾如果这么轻易解决,又何苦空耗三年之久。

“下个月就到了开坛求雨的时候,舅舅,我们筹谋了这么久,怎么能在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

“太史监那里怎么说?”魏太师呷了一口茶,缓缓地问道。

“下月初九,有雨的把握有九成!”

“还是没有十成十呀……”太师叹了口气。

求雨的机会当然很好,如果这次是太子求得大雨,那便是天命所归——皇家最看重这个不是么?如果不是有极大的把握,他又怎么会冒着犯上的风险,提前为太子请命。

“舅舅,九成也不少了!如果让我去洞庭,一来求雨之功不能独占,二来父皇在殿前的话分明是对我生疑,若我在洞庭没有做出功绩,难道还要我在那穷乡僻壤待上几年不成?”

太子旦对于自己的老父亲十分忌惮,一只没有牙齿的雄狮方能让人胆颤,更何况他那捉摸不透的父皇。

“你的那位父皇,我也有些看不懂了,”太师悠悠地叹了口气。

先帝多子,彼时的李显不过是一个略有聪明但并不显著的皇子,是他,魏儒征,用家族的势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顶开了通往至尊的道路。

他回想起曾与李显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在那阴霾的连光都照不进来的日子忍饥挨饿。三十多年腥风血雨,他推着他前进,甚至把最爱的妹妹嫁给了他,可是现在,他却有点看不懂他了。

太子旦看到自己的舅舅又在神游,低唤了两声。

太师缓缓拉回思绪,他望着眼前的这个刚刚而立的年轻人。

在外貌上,他很像他的父亲,但是在其他……他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头,“旦儿,你的性子该收收了,你父皇在你这么大时,脸上的表情已经叫人难以揣摩,而你却把什么都写在自己脸上。”

“你去洞庭也好,泰山求雨一事我自有打算。”

“舅舅,可……”太子旦还欲分辨,但是太师警告的眼神已经望过来,他只得乖顺地低下头。

待太师走后,太子丹的眼神才变得放肆和可怕起来。他拿过太师用过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两个老东西。”他呸的朝地上唾了一声,才叫下人过来将它们收拾干净。

离开东宫有一条长长的宫道,两面高耸的红墙对立,仿佛人们穷尽一生都无法爬上去。太师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后面跟着他几十年的忠仆。

“老罗,我记得这里好像以前载着一颗梨树呀?”太师用手点点墙。

忠仆将腰直起些,眯着眼睛仔细辨认,他笑着回答说,“就是这儿,就是这儿。当年您一定要从这里翻过去,小姐与老奴阻拦不成,您就从这面墙直接摔到了后头!”

太师摩挲着红墙,眼神仿佛在一瞬间变得年轻和鲜活。那时的他还是家族里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公子,与妹妹两人在皇宫内追逐打闹,妹妹的粉纱裙拖曳过地面,像是一只春天的蝴蝶,好看极了。

“妹妹,你看这里,有一支梨花!”

“是啊,好美啊。”他的妹妹最是多愁善感,“可惜,再美也不过是在宫墙里孤芳自赏,独自凋零。”

“好妹妹,花儿哪有不枯萎的,那——”他轻轻一跳,越上墙头,“我们把它折下插瓶里赏,省得它孤芳自赏,垂影自怜!”

“哥,你干什么,快下来!”

“公子,公子快下来,这里太高了。”彼时的老罗还不老,他赶忙伸出手来接着他最疼爱的小主子。

“梨花一枝春带雨,前面一句是什么来着?”他倒好,在妹妹和老罗的惊叫中,不疾不徐地跨坐在墙头,吟着诗的模样像极了那些油头粉面的穷酸诗人。

“我想,应该是玉容寂寞泪阑干。”一声清朗的声音传来,他蓦地看去,梨花纷飞中,那人好像穿着亮绸面的淡绿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白玉腰带。

“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