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第五之前是顺风而行,那当然是又快又轻松,现在要回去,以他那轻飘飘的小身段,那可就难了。
他刚一冒头,就被一阵风呼地吹过,直把他吹得晃晃荡荡,几乎要随风而去。幸亏他双手一直抓着一棵树,虽然他身影被拉扯成了三四米长,但最后还是被他一点点地缩了回来,又躲在了崖壁之下。
他现在可能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要不就在这里等着,一直等到风停了再回去;要不就往两侧移动,一直到风的边沿,再顺着来路回去。
反正不能再顶风逆行,看刚才那架势,一不小心,他就可能被吹成断线风筝,晃晃悠悠地被风带着,至于要被抛到哪里去,可能还得看风的心情。
第五最后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这样虽然会多费不少事,走不少冤路,但至少比较主动,在天亮前很可能赶回去,但如果只是等,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这风刮个几天几夜的也不是没有过,最怕的还是它刮到白天,突然停了,太阳又突然出来了,那他岂不是又要被阳光困住?
打定主意后,第五就开始沿着悬崖往一侧爬,好在他现在没有实体,不怕摔,也不怕磕,悬崖多高也不怕失脚掉下去,所以转移得还算顺利,“走”了两三个小时候,他发现自己应该“跑”了七八十里了,这比起在世为人时,真的是快了好几倍。冒出头朝风的方向看看,风已经很小了,他应该已经离开了风口,跟着顺风的主流上了。
第五长出了一口气,他习惯性地抬手抹抹额上的汗,才发觉既没摸到自己的额头,更没有什么汗,虽然有时候也能感觉累,感觉虚弱,但却没有做人时的那种物质表现了。看了看周围,辨别了一下方向,他顾不得去体验身为影子的奇怪感觉,急急忙忙就往那棵“中心树”赶去。
跑回去两三里后,他突然发觉前方有着些微的亮堂,愣了一下,就明白自己的印堂又发亮了。
“……”第五一喜。
看来老大和老二又在自己的百里之内了。
第五停留了一下,犹豫着是不是就从这里搜寻开始,但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这里没有明显标志,又可能转着转着就迷失了方向,他还是决定回到那棵大树位置,从那里开始,一圈圈地找,这办法好像笨了一点,但靠谱。
世界上有时候笨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它不求快,就求稳,多花了点时间,却保证了成功。
有人挖十口井成了一口,因为他出错多,费力气,还要不停地换挖掘位置;然后有人只打一口井,选定了就一直挖下去,挖得又深又坚定,结果也成了。你说说到底谁更聪明呢?
第五一回到那棵树下,就开始螺旋状寻找了,虽然他在这棵树上待了不少时间,他也细细搜寻了一遍。嗯,一处也不能错过。
树上当然没有人,树下有吗?树下也没有人,更甭说老大老二,但第五还是不放心,他围着那树转了一圈,就像举行一种仪式,没有啥发现,他放心了,然后开始再转更大的圈……
一个圈,两个圈,三个圈……
有些地方,明明是不可能藏有人的,但既然在圈的线上,第五还是要细细地搜寻一遍,到后来,他倒不像是在找人,而是在地上找什么丢失的珍贵的东西,例如金豆子。
这个方法,最明显的好处是,它能让你不断地看见进展,一圈比一圈大,一圈转下来,第五知道,他离老大老二就更近了一步。到了天亮的时候,第五发现,他居然把那片不小的林子,连着马路对面的一块草地都搜了。
通过这样的搜查,第五相信,就是金沙砾,他也能找出来,更何况还是两个大男人?
太阳升起来后,第五早早地收工,又卷缩在了那棵大树的树洞里。
他不敢再在白天去冒险了,在白天他要养精蓄锐,在晚上才是他的工作时间。
后面的事,其实变得不那么复杂了,按部就班地一圈圈找下去,要不了两天,掘地三尺,也能把那哥俩找出来。
第二天,忙了一晚,没有收获。
第三天,又忙了一晚,还是和第二天一样。
第四天,再忙一晚,虽然没有收获,但第五发现,在转到大树西侧的时候,有时他的印堂不会发亮,推测了半天,得出结论,那边应该是超出了百里的边界了。得出这个结论,禁不住一喜,这至少说明,这个“百里方圆”,并非想象的那么大,在某处已经触边了。第五推算了一下,到下一圈的时候,他就把那个大圈子尽量往“触边”的反方向移了。
到第五天,第五的发现让他有些举棋不定,他发现转最近一圈后,前方出现了一个村子,测测方向,那是南方,然后不久,在东方,又看见了一个不大的寺庙。而这一圈下来,不仅西边已经“触线”,北边也到边了。
这些发现里,信息量很大呀。西边和北边已经到界了,那说明老大老二不在那些方向,而东边南边还在范围内,转圈到这里,第五的印堂还有感应,那就说明老大老二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