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我看过了,旁的大多寻常,不过你兄长送来的一个玉镯,倒是有点意思,他说是前朝的将军陆怀海的陪葬,不知怎的流到了海外,又传了回来。知你钦佩他,你兄长就把它送回来了。”
听起来很是稀奇。
前朝二百七十三年,陆怀海是其中最夺目的将星,他年少成名,平海乱、定八方,打得倭人节节败退。
而为邕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陆将军,最后却因卷入开放海禁的争端,惹来皇帝的忌惮和猜疑,被革职问罪,被活活穿了琵琶骨,废了一身好本领,卒于押送回京的路上。
死在疆场外的将军难免让人叹惋。
所以百年来,陆怀海始终仰慕者众,因而带着他名头的所谓物件太多,多是古玩商为了卖价捏造的噱头罢了。
不过谢苗儿虽不觉得那镯子是真的,也感念着兄长对她遥遥的记挂,她寻出那枚玉镯,握在了掌心。
谢夫人在旁嗔道:“这孩子也真是的,哪有给妹妹及笄礼送陪葬品的?也不担心不吉利。”
谢太傅不赞同:“夫人这话,我就不能苟同了。这陆怀海虽是前朝人,却也赤胆忠心,如果这物件当真是他的,反倒是有英灵庇佑,何来不吉?”
“是是是,我可说不过你,罢了罢了,苗儿喜欢就好。”
瞧着爹娘斗嘴,谢苗儿不知为何,忽觉得自己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真好。
一家人复又闲话了一会儿,最后是谢夫人下的逐客令。
“时候不早了,星牖,好生送……送小姐回去休息。”
星牖应声,谢苗儿站起身,向爹娘深深拜了一拜,她说:“女儿别过,爹娘务必要珍重自身。”
拜别之后,她不敢再回头看他们的表情,紧握着星牖的手腕迈出了厅堂。
身后,谢夫人仍旧在碎碎地叮嘱着:“路上黑,掌灯要小心,别走西边,那里铺的是鹅卵石,有积水滑得很……”
说到最后,谢夫人已是泣不成声。
星河高悬,皓月当空,谢苗儿听着母亲渐远的叮咛,不甚优雅地抬手抹掉了眼角的泪。
她知道这是自己和他们的最后一顿家宴,他们也知道。
他们默许了她任性的选择。
勉力走回卧房时,谢苗儿已是力竭。
星牖扶她躺下,望着她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谢苗儿手脚冰凉,她咽下了喉间的腥甜,积攒了一番力气才堪堪开口:“下去吧。”
说罢,她倚着雕花的床架,支起双腿,把脸埋在了膝上,独自蜷缩起来,像一只把脑袋埋在翅膀下的小鹌鹑。
收入怀中的那只玉镯恰到好处地硌了小鹌鹑一下。
哥哥是忠厚人,不会为了给小妹送礼而编造奇闻异事,说不准,这真的是陆怀海留世的东西呢?
于是谢苗儿歪着头,摸出了这枚据说是陆怀海陪葬的玉镯,就着窗外熹微的月光细细端详。
是一块通透的好玉,倒和史书中的陆怀海一样,不染纤尘。
哪怕身陷囹圄,也不曾折下脊梁。
谢苗儿钦佩这样的人。
第一次从邕史中读到他的传记时,她哭湿了整片衣襟以及一只袍袖。
叹他有勇有谋,惜他被诬惨死,也羡慕他驰骋山海,如流星般划过,百年后也依旧有人铭记。
如果有机会,她真想和他举杯共酌,再告诉他,好好活着好好打仗,可千万别牵扯到朝政当中去了!
想到这儿,谢苗儿忽然失笑。
她这个命不久矣的泥菩萨,居然还想着渡前人。
收回思绪后,谢苗儿发觉,这掌中不知真假的玉镯,对她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她方才不知不觉中,竟反复摩挲了它许久。
也是缘分。
最后,谢苗儿干脆将它放在了枕下,安然合上双眼。
眼前是一片虚空。
不知过了多久,似梦非醒的谢苗儿缓缓睁开了眼。
只一眼,她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怎么回事?
这是哪里!
她确实还是倚在一张床上,可是这张架子床斑驳掉漆,床尾的雕花都掉了半阙!这根本不是她的卧房!
谢苗儿拿起枕头护在身前,惊恐地站起身往床下走。
她又发觉不对劲了。
她生了太久的病,从头到脚都是沉重的,而眼下的她,却觉得呼吸吐纳无比自如,半点阻滞感也无。
谢苗儿试探性地动了动自己的手脚,扶着墙走到了门边。
萦绕她十多年的虚弱无力感,竟也消失了。
她还没来得及探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听得一阵越来越近的喧哗。
“和狐朋狗友去青楼厮混,我们陆家还没你这么出息的!看老子不打断你的腿!”
“躲!你还敢躲!”
“好啊,我倒要看你能躲到哪里去!”
“天杀的,用这么粗的棍子,你要将大郎打死不成?”
……
男人在叱骂,女人在尖叫,夹杂其中的几道脚步声越来越近,这场战火居然在往她这边烧!
活了十五年,谢苗儿第一次见识这样生猛的场面。她登时便愣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