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又见平遥(1 / 2)

从早餐店晃晃悠悠出来,米莉在龙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

马路两旁的树木开始焕发出春的生机,米莉看到了一颗盘根错节的老树。

它似乎已经上了年纪,枝干灰白,向天空伸出的深灰色树枝,仿佛像一双双撕裂天际的利爪。

坐79路公交就可以直接到晋祠新镇,现在不是节假日,公交车上的人立刻就少了。

米莉体验了将近一个月的人挤人的旅游方式,再次回到平静而又微微冷清的生活,竟然还有些不适应。

晋祠分为两部分,免费的晋祠公园和需要门票的晋祠博物馆。

晋祠的“三宝”“三绝”“三牌匾”都在博物馆里,博物馆门票80元,下午六点就不能再进去了。

不过博物馆可以现场买票,而且是纸质票。

米莉就比较喜欢这种能在现实里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的门票。

门口的讲解100一位,米莉蹭了个旅游团的免费导游,被一个奶奶抱在怀里走完了全过程。

晋祠最早的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唐叔虞祠,是晋王唐叔虞建造的,最初是唐姓的祖祠。

更为大众所知的王姓,大多都是后迁进去的。

和她在大同看到的那些来自于辽金时代的建筑不同,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是在北宋年间建立的,建筑风格颇有宋朝的雅致。

米莉小的时候就在课本上看到过晋祠的描写,但她只有一个笼统的大概印象,并不知道晋祠里面到底有什么。

从入口排队进入,率先看到的就是院子中被保护起来的一座座铁人。

“这里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镇水金人,至今已经900多年,为什么他们是铁人,却叫做金人呢?”

导游给大家指了一下讲解台上的文字,“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注释,因为铁有五金之属,所以这里也被叫做金人台。”

米莉轻轻摸了摸铁人的鞋,铁人的肚子已经被游客摸的反光。

上千年的时间,他们竟然没有丝毫的腐坏。

晋祠的三绝之二,就是院子中的龙柏和凤柏,据传从西周时期栽种至今已经3000多年。

凤柏挺拔向上,而龙百呈卧倒的姿势生长,枝干笔直粗壮,它的下方还有一颗更为粗壮的树支撑着。

米莉绕到正前方,才发现他们竟然枝干相连。

“这里就是难老泉,晋祠的另外一绝。”

一旁亭子里传出导游抑扬顿挫的讲解,“难老泉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在夏天,再热的时候,它也不会枯竭,而到了冬天,不管多么冷,它也从不结冰。”

米莉跑进去转了一圈,难老泉就像一座比较大的水井,里面的水很浅,可以看见下面遍布的青苔。

旅游团开始向正中间的建筑移动,她也连忙跟上。

晋祠中的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是三大国宝建筑。

按照前后顺序,献殿在最前面。

说是“殿”,但四周却是由红木栏杆围成,视线毫无阻挡,它的牌匾也不挂在外面,而是挂在室内。

“献殿是金代的建筑,至今已经800多年,它是古代摆放供品的地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四周由栏杆组成,这些栏杆就是用来通风的。”

“还有它的匾额,和普通的匾额还不一样,造型像一只乌龟,在古代有延年益寿、健康长寿之意。”

穿过献殿,迎面就是一片水池和石头雕刻的石桥。

石桥呈现出灰白色,池底很深,因为是冬天,水位线也不是很高。

“我们来到前面看一看,这里就是晋祠的第二大国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陆立交桥——鱼沼飞梁。”

“它是北魏时期的建筑,至今已经1500多年。”

“古人以圆为池,方为沼,所以它叫做‘鱼沼’,而在水上架桥,就被称之为‘飞梁’,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鱼沼飞梁。”

穿过中间宽敞的石桥,最后面的那一座大殿就是此行的最后一个参观地点,圣母殿。

从外看,圣母殿宽敞明朗,屋顶的弧度微微向上弯曲,显得柔美。

廊下的朱红石柱上盘踞着一条条浮雕盘龙,倒是能透露出几分华贵。

宫殿大多都是庄严、肃穆、厚重,线条平直,即便不是皇宫中的宫殿,大多数也建造的方方正正,力求达到震撼的视觉。

可和她以前见过的那些宫殿大不相同,这座大殿整体面积并不小,给人的感觉却十分轻盈。

圣母殿正面看有两层,重檐飞翘,屋檐向两侧微微翘起,就像在天空中张开翅膀的鸟兽。

而且和大多数的建筑不同,这座大殿的屋顶是用青绿色的砖瓦,远远望过去,就有一种羽化成仙的既视感。

在去一个城市之前,米莉都会在网上看一下当地的游玩攻略。

如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