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话来。
文晏朝外走去,冲她微微点头,眼眶有些微热,“多谢,”
文晏再往外走才发现,除了昨日那些帮忙的十个人,如今竟有自发的百姓自己帮忙了,那吴婆子便是,她的推车上便是集好的干草,昨日画了一上午才勉强修葺好冯哥的屋子,今日城中四分之一的屋子都已经被修好了。
果然,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是人多力量大呀。
文晏朝外走去,城门口仍是在施粥的柳娘与管事。
“文主薄,您怎么不多休息一会,”柳娘手里不停,将盛粥的褐色瓷碗递给下一个人。
“无事,我已好多了,”文晏不好意思地看着他二人,“我身子弱,这一下便晕了,实在见笑,”
“文主薄说的这是哪的话,那一竿子下去,饶是他爹也受不住,百姓们都佩服您,自发来帮忙修葺屋子了,”柳娘摇头,安抚文晏。
文晏看着锅里的粥,比昨日还多,想来帮忙的人多了,自然施粥也更多了,“柳娘,府衙里的米......还够吗?”
“......不够,无妨,船到桥头自然直,会有办法的,”柳娘眼角弯弯,皱纹堆砌,带着笑意。
“是了,万不可亏待帮忙的百姓们,”文晏点头认可。
如今靠山体的危房几乎都已修葺好了,只城中央的房子还没修好,起码更为安全了。
文晏欣慰点头,“劳烦您在这施粥,我去看看其他人,”她沿着街道朝里走去。
果然,就连小孩也在帮忙递干草了,看着孩子站在长梯之下,文晏有些心慌,她忙扶着长梯,“陈二儿,你可要注意这长梯,来,站这来,”
陈二儿是陈大娘的儿子,是全家的希望,他爹早些年劳作时溺死在田中,仅靠娘俩过活这些年,若是这孩子出了什么事,只怕是他娘就没了指望。
文晏喊来一人扶住长梯,才安心离去。
文晏回头一望,却见婆子老爷用吃完粥的瓷碗,在黄泥水里舀水,又递给梯子上的人喝。
文晏惊呼,“阿婆,不可,”她犹记得初记户籍时,冯哥也是在这黄泥中舀水给阿妹喝的。
阿婆的动作被叫停,险些被吓到,“怎么了?”
“黄泥水中的水未经高温消毒,如何能喝?”文晏快步过去制止道。
“可我们都是这般喝的,县内唯一的井仅供府衙内使用,又常常干涸,可若是不喝水,我们如何能活,”阿婆有些委屈,端着手中的瓷碗不知所措。
文晏喉头一哽,阿婆的眼中纯粹,无知本不是她的错,黄泥水未经高温煮过,不说其中的细菌寄生虫未除,那参杂的细沙也对人体伤害极大。
怪不得此处常被病疫缠绕。
文晏皱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府衙里的锅无法时时烧水,确实难办。她沉默了好半晌,“我会想办法的,”
柑县的问题太多,文晏需一一解决。
是夜。
文晏坐于桌案前,点了盏蜡烛在桌旁,昏暗的烛光下,她将柑县的困难一一列出。
如今房屋问题逐步解决,想来再花费三两天,城中便能焕然一新。
首要的便是城中百姓的粮食问题,水均从黄泥中舀出,那水洼肮脏,断是不能下嘴的,解决此事,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疾病问题。
城外稻田几近荒废,无人管理,导致近几年来没有粮食,无粮则百姓饥饿,无力劳作,便形成了恶性循坏,唯有管事家的半亩地还在产粮,可这必然是不够城中百姓度过耕种期的。
其次,城中尚留下没有能力跑的孩子,他们大多坐在家中无事可做,若是染上病,便只有等死的份,孩童可是新生的希望,不得荒废。
文晏思酌了一整晚,迟迟没有睡意。
她于次日吩咐城中召集大会,就在城镇中心,有一高台,文晏打算在那宣布事项。
“文主薄,有何事您直接吩咐我二人去做就行,何必要这般大动干戈,”柳娘不解道。
“柳娘,整顿柑县是整个柑县百姓的事,需要大家齐心帮忙,虽前几日大家都动起来帮助改造房屋,可这几日,你可见有谁动过,”文晏正色道,“大家已习惯从前不劳作的生活,这是极其可怕的,”
“可......大家没有粮食,又何来的气力劳作呢?”柳娘为难道。
文晏沉默一会,“我会想办法的,”
柳娘只得点头。
“凡事只说她会想办法,办法呢?我看呐,文主薄就是说着好听的,”柳管事听见妻子传达的对话,手背与手心交叠在一起拍着,“说得简单,”
“柳平!”柳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似是看不惯他说文晏的坏话。
“你啊你,那文主薄是救了冯家的娃没错,不过就是苦肉计罢了,妇人之仁,上赶着到人家面前,可别着了人家的道,”柳管事斜眼看她,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