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今日心情甚佳,宣起后便笑道:“盈丫头还不赶紧过来与哀家瞧瞧?”
薛辞盈上前,任朱太后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又叹道:“你祖母那没良心的,自在了这许多年,也不想着哀家。”
“怎会?”在太后面前,薛辞盈自然要为自家祖母解释一二:“祖母一直念着您呢,”她纤指伸出,细数起来:“太湖的银鱼儿,长兴的白果,德清的早园笋,现下已安安分分呆在德寿宫的小厨房里,辞盈可听杨姑姑方才吩咐清楚,务必午间齐齐整整出现在娘娘的眼前。”
“拿哀家当小孩子哄呢。”朱太后忍不住笑嗔了声,拉着薛辞盈在身旁坐下,见她一身杏子红色衫裙衬得面色如白瓷莹润,霞光馥郁,太后一向乐见女孩儿打扮得精精致致、光彩照人,心中喜欢,问她:“身子可大好了?”
薛辞盈答了已无大碍,太后欣慰:“改日让太医再去给你瞧瞧。”
薛辞盈谢过,太后这才看向殿下的两人,她眼睛已有些花,恍恍惚惚瞧不清楚,便问:“下头的是谁家的小姑娘?”
“是臣女的二妹妹和三妹妹。”
太后命二人上前,又命杨姑姑拿西洋眼镜过来戴上,拉着手一人一人看过,点了点头赐座:“细皮嫩肉,薛谦竟养了三个好女儿。”
“太后娘娘谬赞,臣女不敢当。”薛宜凌虽从未见过太后,但毕竟跟着亲娘进过宫,她又一向讨巧,便笑着甜甜应道。
这种场合,薛宜馨未曾经历过,只是抿嘴笑着不出声。
太后娘娘见惯了在她面前局促羞涩的小姑娘,见薛宜凌落落大方,倒有些另眼相看,回头对薛辞盈道:“你这妹妹倒是活泼。”
“是臣女一见娘娘,便如见了自家祖母,只觉亲切。”未等薛辞盈张口,薛宜凌便抢着开口。
虽太后与自家祖母交好,这样比较仍不妥当。
薛辞盈看了眼薛宜凌,起身告罪:“凌姐儿性子天真直爽,还请娘娘恕罪。”
太后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笑得合不拢嘴:“这有什么,哀家最喜欢这个年龄的小姑娘,看着便心里亮堂。”
然太后心里,最看重的莫过于薛辞盈,是以待二人落座后,太后随口问了几句家常,话题便转到了薛老夫人身上,又问她梅溪风致。
薛辞盈一一答了,她声音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虽讲述得不过日常琐事,却言辞雅谑,极有趣儿,果然太后听住了,眉目间不觉多了神往之意:“可惜哀家被拘在宫墙之内,不能去瞧这大好风光。”
太后千金之体,自是不能轻易出宫,薛辞盈知她只是说说而已,因此微微一笑:“皇上待娘娘至孝,若知娘娘想去,再无不依的,只娘娘体恤皇上,不愿劳师动众罢了。”
太后右手边的少女听到这里,仰头对太后笑道:“皇祖母,这便是素日你总提起的薛家姐姐么?”
“小鬼头儿,明知故问。”太后笑骂,又对薛辞盈道:“这是新城的独女乐安。”
这少女紧紧靠着太后而坐,与太后形容亲热,薛辞盈方才就已猜到她的身份。
三年来虽她人在梅溪,但与京中书信往来,消息并非全然闭塞,自然知道自端王退出西北军中后,现下是新城长公主的驸马驻守凉州。
新城长公主是景佑帝的庶妹,生母是与太后一同进宫的秀女,后来因病去了,太后顾念着同乡之谊,为她择了平津侯府沈家下嫁,成婚不过一年,驸马调任韦州守备,新城长公主便跟着驸马去了西北,夫妻二人感情甚好,两人育有一女,便是乐安县主。
沈驸马跟随端王征战,战功卓越,端王伤病隐退后,便是沈驸马接管了西北军。
若论起在西北军中的资历,沈驸马可比端王还要早些,如今又更上一层楼。
也因此,平津侯府如今正是京中炙手可热的权贵,去岁秋新城长公主多年未回一朝归宁,联想到乐安县主方才及笄,有心人便知新城长公主有意将独女嫁在京中。
而留在宫中,一则是让女儿多亲近亲近太后,二则亦是让西北长大的县主借此时机学学规矩。
乐安县主利落起身,朝薛辞盈眨眨眼:“这个姐姐我曾见过的。”她拍了拍手,言笑晏晏:“姐姐这般美貌,难怪太子表哥心心念念等到今日。”
太后虽看重薛辞盈,也一手促成两人的亲事,却不愿听人说太子爱慕美色,闻言目中闪过一线不虞之色,轻斥道:“女子德言容功,容貌仅在其次,你薛家姐姐的好处多着呢。”
“你既与她有眼缘,日后且得向她多学学。”
听太后如此说,乐安县主便问:“皇祖母,那我能出宫找薛家姐姐玩儿么?
见太后并未反对,乐安县主拉过薛辞盈的手摇了摇,眼眸亮晶晶闪烁着笑意:“太好了,薛姐姐会不会骑马?咱们明儿出城赛马如何?”
她行动起来,面颊旁那造型似狼牙的坠子也漾出一圈细细的光晕,将她娇嫩的容颜衬出几分英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