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堂,还没等他见礼,贾母就笑开了:“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林妹妹。”[对话引字原文]
贾瑛听了,忙走上前和那个娇娇怯怯的小姑娘见礼,两人目光撞到了一起,短短一瞬间似乎直击入灵魂深处,他越发升出一股熟悉感。
和探春等人不同,林妹妹虽然只有六岁,偏偏就让他忽视掉她的年龄,将她看成自己的同龄人。莫非他也是和自己一样?
于是便决定炸她一炸,见礼过各自归位后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对话引字原文]
一面说,一面细细观察林妹妹的反应,等她回答,谁料老太太出来搅场子,笑着问他:“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对话引字原文]
老太太的话不得不答,不得已,贾瑛只好强行解释:“虽然未曾见过她,但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了,今日只做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对话引字原文]
对于贾瑛的话,老太太自然十分赞同,宝玉是她最喜欢的孙子,而外孙女黛玉则是她最疼爱的小女儿之女,小小年龄又没了母亲,在老太太心头的份量也不轻,远超迎、探、惜三个孙女。
手心手背都是肉,宝玉的话自然让她十分高兴,连连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对话引字原文]
然后老太太笑眯眯地歪着身子,看宝玉凑到黛玉跟前,两个玉儿一问一答说起话,问了些寻常话又通了姓名。
宝玉忽然问道:“妹妹可有寄名符?”
林黛玉还没回答,一旁的探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林姐姐如此标志风流人物,我还当你要问她有玉没玉呢?怎么反而问起了人人都有的寄名符来?”
贾瑛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问题有多荒诞,时人但凡有点余钱都会在神佛跟前求上一张寄名符,将孩子挂在庙里记个弟子的名,以求让神佛保佑平安长大。所以林黛玉怎么可能没有寄名符?
于是只好虚虚笑着,一本正经开始胡扯:“寄名符也是要常常放在神仙佛祖前镇上一镇的,不然神仙他老人家要保佑的人那么多,容易忘记。妹妹又是才从扬州而来,或许神仙百忙一时不查不知道妹妹来了京城,法力还施在扬州岂不耽误了正事?
天齐寺空慧法师是个得道高僧,若是妹妹带来了寄名符,我帮你拿去镇上一镇,若是没带来,正好再求一个过来。”
说完,他深深吐出一口浊气来,扯出的话他自己都不信,也太难为他了。
贾母听了却连连道好:“宝玉这话说得很对,倒也不用找其他法师。清虚观张真人是你祖父的替身,因修炼有为,被太上皇封为了大幻仙人,当今圣上登基后又封了他终了真人,让他给你林妹妹请一个寄名符镇在神前再好不过。”
这就是只有荣国府嫡出子孙才有的待遇了,诸如探春等庶子庶女的寄名符都是从其他寺庙道观请来的。
贾母说完,让身边得用的一等大丫鬟鸳鸯记上,明日提醒她以免忘记,自己则含笑看着两个玉儿。
宝玉果然不愧是她最疼爱的孙儿,体贴大气,再看他同黛玉言谈亲密的模样,心中那个让两个玉儿长长久久在一起的想法越发坚定了几分。
最疼爱的女儿盛年早逝,只留下这么一个独根孤种,日后连个依靠都没有,她老婆子怎么着也得让外孙女一辈子无忧才能让女儿地下安心。
只是女人一辈子幸福与否除了家世要紧就在于嫁对人没。她看来看去,也只有宝玉这孩子是自己眼皮子下看大的,品性良善,对女孩子最是体贴尊重,就是外孙女性子像女儿信中所说的小性一些也无妨。宝玉可不是那种会因为女孩子小性子而恼的人,她的两个玉儿在一起一定能幸福得长长久久。
正如她所想,贾瑛和林黛玉确实彼此都生出一种熟悉亲近之感,凑在一起说了几句话后顿觉遇到了知己。林黛玉本就对他感觉不同,在贾瑛提议给她求寄名符后尤为觉得这个表兄极为亲切,两人不免凑在一起径自说起话来,竟然把探春等人忘得一干二净了。
贾瑛这人学了多年建筑工程,养成了有一说一的性子,和林妹妹熟了,看她头发又细又黄又稀疏,勉强梳起来叫人看着越发可怜。
“妹妹来了只管当和在家一样。”贾瑛又看了两眼林妹妹头上的啾啾,小孩头发少,林黛玉头发又过细一些,簪个花都费劲何况是珠玉一类重的东西,摇摇欲坠的。想到她这个年龄本不该这么早梳这种不养发根的正式发型,定是因为上京来家中做客才勉强留起了头,心中对她越发怜惜。
“妹妹才六岁,不急着留头,我观你头发又细又少又黄,不若再剃一两回头用那上好的膏药慢慢养出浓黑的头发才是正理。”贾瑛觉得自己的建议好极了,便是他家的小丫头因为没有那昂贵的养发膏子到了7岁才开始留头的。
林妹妹体弱多病,惯常吃药,头发自然不如正常人浓密茂盛,不若再剔上两回头把发根养壮了再正式留头,这年头可没有接发或植发技术。
贾瑛不觉自己的话有问题,说完还为自己的建议满意地点了点头。林黛玉却惊呆了,这人一副好哥哥的模样,突然变脸嘲笑她头发稀疏发黄,顿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