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将相缘> 线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线索(3 / 4)

反作用,她也只能装作听不懂,相信刘崓自己的判断。

刘崓略一思忖,拱手言道:“殿下,岭南军务自然是交州都督最为了解,他觉得是战机,若兵部也觉得可以,那不妨考虑,殿下问下官的想法,下官只是觉得如今西南大定,江南也一向没什么战祸,后勤粮草兵马转运大约是可以尽着岭南的。”

他这一番话说得不藏私也不僭越,盛时行觉得让自己说也说不了这么完善了,才放下心,太子也点了点头:

“武宁侯说的是,后勤粮草方面你拿个章程出来,过两天咱们跟兵部议一议。”

他这一句,让刘崓和盛时行都愣住了,刘崓纳闷的是,一个岭南道请收复安南的军务为什么让他写,而盛时行却顾不得考虑这种“小事”,她所震惊的是,太子为何突然染指兵部,那么吏部呢?!太子一向诚孝,如今反常开始插手兵部事务,一定是圣人授意,那么难道圣人龙体……

她心中翻江倒海的,面上却很平静,耳畔忽听太子一声轻笑:“可以,嗣音这定力有几分六部堂官的水准了。”

“嗯?”盛时行抬眼看着赵钧,太子笑着眨了眨眼:“本宫知道你那小脑袋里在想什么,父皇的确提点我了,不过不是你们担心的那种缘故。”

盛时行闻言松了口气,太子的下一句话,又让她的心悬了起来:

“本宫想了想,问题应该就出在兵部或吏部。”他看着盛时行:

“你觉得呢?”

盛时行闻言肃容起身,拱手道:“殿下英明,臣却是今早才刚刚想清楚这一点,殿下竟已经与圣人商议定了。”

“哦?说说具体。”

盛时行将路景行审问出的情况跟太子说了,末了又道:“虽然他说的这几个词乍看起来没什么联系,但‘书’应该指的是之前下官问殿下的那东西,草原,指的是与远国勾结这件事,只是‘龙脉’是何意,下官猜不透,我能想到的,是他们想以叛乱之事,动摇我大梁根本。”

太子闻言轻叹:“其实这‘龙脉’,跟那‘书’说的是一个意思,事到如今,也该告诉你了……”

他们这番话说得刘崓云里雾里,赶快起身拱手,却还来不及开口,便见太子抬手道:“你坐下,没打算瞒你,不用自请告退。”

太子都这么说了,他们二人便乖乖坐下,静待太子告知。

“说起来,此事是从宣台之变那会儿就埋下了……”赵钧一句话,令下首二人心中一紧。

“赵锦口中那‘书’应该是指宣怀文选,也就是三十五年前宣怀太子奉皇祖父之命,汇聚天下英才修的那部著作,不过他所指的,定不是各地文馆书案里都有的那些,而是当年宣怀太子手抄,奉给皇祖父的那套。”

“手抄……”盛时行眨了眨眼,太子微微颔首道:

“的确,宣怀文选乃是古往今来学问之集大成,光目录就有四十卷,自然是抄不完的,宣怀太子只抄了一套目录,以表孝心,皇祖父又将下半部目录御批赐还给他,以示恩宠,所以这一套珍贵的抄本就分作两半,上二十卷没什么特别的,现在就在父皇寝殿书房,他常拿来睹物思人……”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刘崓,似乎是微微唏嘘了一声,又道:“而那下半卷,当年宣台之变后曾被废瑞王极力搜寻,据说因其藏了一个只有历代太子才知道的大秘密,事关国运,但瑞王搜遍东宫却一无所获。”

“难道,钱太妃……”盛时行似乎明白了什么,太子颔首道:

“没错,宣台之变爆发时,皇祖父巡幸江南,而太宗元后早已薨逝,父皇当时的府邸也不安全,皇伯父他能托付的只有一直陪伴元后,亦参与抚养他长大的太宗钱嫔,也就是后来的钱氏太妃娘娘。”

“就是那尊被打破的佛像……”

“应该是。”太子点点头:“当时瑞王虽然势大,到底不敢去惊扰宫中内眷,也有可能是他没想到这一宗,而当皇祖父回宫,瑞王蒙蔽圣听一家独大,钱娘娘也未敢将此事说出,瑞王心虚,又盼着皇祖父能亲口告诉自己这个大秘密,也就没有再费力搜寻,可他没想到的是,数年后父皇查明了真相,太宗一怒之下废瑞王为庶人,这个秘密,他也再也没有机会知道了。”

“但他可能是告诉过赵锦,或者当年的心腹。”盛时行思忖着。

太子点了点头,盛时行忽然想到什么,抬头看着他欲言又止,太子笑了:

“本宫知道你想问什么,但这个东西父皇也不清楚……”

盛时行心一凛,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太子却略带嗔怪地笑看着她:“你那是什么表情,果然还是年纪太小,不记得当初皇祖父山陵崩那时具体情形了吗?”

盛时行这才想起,当年太宗皇帝是骤然罹患风疾,两三日间就崩逝了,只来得及趁着还清醒,召集文武重臣在病榻前立了今上为太子。

“原来是没来得及……”

“正是。”太子点点头:“后来你勘破那佛像中是书卷,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