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别过目光,硬着头皮说道:
“郡主何等尊贵,要什么男子没有?想来也是那祝司谏自己行为不检。”
自己说完,也没底气,平生第一次倚老卖老耍无赖道:
“风流轶事,也属平常。总之无论如何,郡主不能夺爵!最多……最多送去封地!再说,此事真假尚且不知,怎么随便冤枉了皇室贵胄?”
大理寺卿韩新郑早就在列,始终默不作声地听着,知道老国公这么一说,元泰帝必然顺着台阶将瓷满打发到封地了事,当即出列跪下:
“敢问陛下,今后是否还要科考,是否还要鼓励年轻一辈奋发读书,为国效力?”
元泰帝已猜到他要说什么,叹了口气:“韩爱卿先退下。”
韩新郑不闪不避,直面定国公说道:
“祝司谏不是旁人,他是三年一次大科举,在全国上下选出来的新科状元!是读书人的巅峰,是无数寒门士子的方向!他十年寒窗金榜题名,难道就是为了让人这么糟践的么?”
谏院众人纷纷起身,站到韩新郑身后。
韩新郑:“他是读书人,是未来朝廷的脊梁,郡主如此羞辱于他,将来又会受到怎样的指摘?皇室又会受到什么样的批判?万望陛下不要因为回护郡主,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这一番话将定国公都说得沉默起来。
程公公听着话风越发不对,打发了一个小内官出去。片刻后,乾清宫外完成了一次交接——
谏院众人以韩新郑为首,走到正殿外一撩袍襟齐刷刷开始静|坐,郡主瓷满则被召进殿内。
夜风本凉,瓷满又跪得久了,走路时难免踉跄,路过谏院众人时连个眼神都欠奉,就这么半瘸着腿往里走。
殿内,礼部李大人也到了,他身上不是礼部尚书的官服,而是属于伯爵的朝服。
于尚书:“李大人今日,莫不是作为永昌伯来的?”
要说这李春温李大人,倒是一位奇人,遭遇与沐恩郡主还有几分相似。
他家本是做织锦的皇商,读书中了科举,就此入朝为官。
本以为是光耀门楣的好事,谁料某年某月赶上南方发水灾,朝廷拿不出赈灾钱,以柳洇为首的老臣们便以“忠敬朝廷”为名,胁迫着李春温“毁家纾难”!
李家几代人经营处的泼天富贵全都进了国库,只给了个“永昌伯”的虚衔。
因此永昌伯平生最恨别人称呼自己的爵位,只肯让人叫一句李大人。
李春温拱手一揖:“今日劝架,臣也跟着去了。诚然,其余诸位大人只是单纯劝架,臣却是混在里面跟着出气的,这一点,李某人供认不讳!”
元泰帝:“李卿,今日事忙,积年旧怨回头再叙吧!”
李春温上前一步:“今日柳洇死了,臣不得不说一句,真是死得好!要不是郡主今日闹这一遭,臣怕是死都闭不上眼!”
元泰帝已烦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忍无可忍道:“李卿到底想说什么!”
李春温两手搭在一处,扑通一声跪下:
“陛下!殿下确实强迫祝司谏做了不轨之事,虽不妥当,但想来也是泄愤!如果非要除郡主尊位,请陛下除去臣的永昌伯之位,替殿下受过!”
一番话慷慨激昂,震得所有人头颅嗡嗡作响,元泰帝脸色阴得能滴出水来,目光在坐着的定国公和跪着的永昌伯身上一扫,又看向于尚书石尚书等人:
“朕竟不知,瓷满平日里无所作为,竟如此得卿等青眼。”
瓷满刚一进殿就听见这一句,扑通一声跪了,惊惶道:“什么失贞,什么清白?!祝卿在江心亭犯了胃病,臣只是将他送回家罢了!”
永昌伯这一番话看似是替她回护,实则是将她强迫祝景同之事坐实了!
瓷满简直百口莫辩,好在理智仍在,膝行向前说道:
“陛下!若臣当真想对祝卿下手,何须亲自到他家里去?只需遣人在他饭菜里下了迷|药,再让人用麻袋罩着带回郡主府就行了啊!”
元泰帝:“计划如此成熟,你肖想人家多久了?!杏林宴上看你眼神就不对!就算祝卿俊俏了些,你怎能吃相如此难看!朕平时都是怎么教你的?!”
瓷满尚不晓得祝景同这厮到底在家里演了什么大戏,本来还存疑的事,被永昌伯这么一求,再没人信她了。
想来又是什么把戏,想要将她留在京城配合“给先太子复仇”的计划。
瓷满心一横,上前叩头道:“多谢定国公回护,也多谢陛下这些年的教导。瓷满如今做了如此不文之事,流放夺爵,臣绝无怨言!请陛下责罚!”
定国公当即道:“殿下高义,谈何惩罚?!”
殿外,静|坐的谏院众人齐刷刷高声道:“恭请陛下圣裁,给柳大人和祝司谏,也给天下读书人一个说法!”
元泰帝头痛欲裂,将御案上所有东西一扫而下,大怒拍桌:
“将罪人瓷满压去太庙,罚跪思过!没有朕的诏令,谁也不许私自放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