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北海王府。 廖长史步履匆匆,急急拱手禀报:“启禀王爷,世子派人从京城送信来了。” 北海王“大病”一场后,整个人瘦了许多,愈发显出英俊的五官眉眼。他唔一声,接过信,拆开看了起来。 看完,北海王叹了口气。 廖长史心里七上八下:“王爷,朝廷那边是不是出大事了?” 北海王点点头:“城阳王世子遇刺身亡,城阳王悲恸之下,反了朝廷。朝廷派了两万精兵前去平乱。” 廖长史面色倏忽一变,声音紧绷:“如此一来,世子在京城岂不太危险了?” 第一个遇刺客的,就是徐靖。万幸徐靖平安无事。 现在城阳王一反,朝廷派兵平乱,藩王世子们在宫中的处境就分外尴尬了。 北海王默然片刻,才低声道:“这件事,暂时别宣扬,先瞒着王妃。” 北海王妃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徐靖曾遇过刺客一事哪!不然,早就按捺不住要冲去京城了。 廖长史神色凝重地应了。 待廖长史退下后,北海王叫了亲兵统领过来,低声吩咐数句:“……不惜金银,继续招兵买马,刀剑盔甲继续打制。记住,此事一定要暗中进行,不可走漏风声。” 亲兵统领拱手应下,迅速退了出去。 北海王将徐靖的来信收进书房暗格,提笔写了回信。 “春生,京城局势复杂,人心变幻莫测。你虽和太子交好,也要暗中提防。” “风起云涌,你要小心应对。” 写完信后,又令人去一趟赵家,将赵元明写给赵夕颜的回信一并带上,送去京城。 忙完这一切,已至傍晚。 北海王神色如常地回了内院。 一无所知的北海王妃,笑吟吟地迎上来,一脸的喜色:“王爷,有件天大的喜事。” 北海王笑道:“秋闱还没放榜,莫非你就梦到姑爷考中举人了?” 北海郡的秀才们,在一个月前一同动身去了青州,参加今科秋闱,并留在青州等待秋闱放榜。算一算时间,还得再等上几日。 北海王妃一把年纪了,飞起白眼来,依旧颇有风韵:“我就做过一回姑爷中举的美梦,倒被王爷天天拿来取笑。” 北海王哈哈一笑。 北海王妃也笑了起来:“是莹娘。她这个月葵水迟迟未至,睡不下也没胃口。今日找了大夫来诊脉,竟是喜脉。” 徐莹和谢凌风成亲几年,肚子一直没个动静。谢夫人对儿媳最不满的,就是这一点。 没想到,徐莹回娘家住几个月,竟有了身孕。 北海王大喜,立刻道:“这可真是大好消息。我立刻就写信告诉春生。” 北海王妃笑道:“再耐心等几天。如果姑爷中了秋闱,岂不是双喜临门。到时候一并写信给春生报喜。” …… 时间一晃,又是五六日。 秋闱放榜,喜讯连连。 北海郡去赶考的秀才一共一百二十人,加上其他郡县的数百名秀才,参加秋闱的共有千人左右,最后取中一百名举人。 霍衍高中头名解元,吴绍中了第十三名。谢凌风名次略低一些,是八十六名。到底也考中了,明年可以奔赴京城参加春闱。 赵元明也在此次秋闱中名声大振。北海郡足足考了三十多个举人,占了三成。且多出自赵氏族学,是赵元明的学生。 青州第一大儒,声名鼎沸,前来拜师的学生,几乎踏破赵家门槛。 不过,赵元明实在高兴不起来。 赵夕颜写来的信,沉沉压在心头。 赵元明早已远离朝堂,如今对朝廷动静格外关注留意。北海王每每得了消息,便会立刻派人来送信。 忠勇侯已经领兵去了城阳王藩地。区区一个藩王,纵然暗中养兵,又岂是朝廷精锐大军的对手? 再想到身陷旋涡的徐靖赵夕颜,赵元明心中愈发焦灼,已经连着多日没睡好了。 “启禀老爷,”松石笑着进来禀报:“霍公子吴公子都来了。” 学生们高中举人,一同来拜谢夫子。 赵元明打起精神笑道:“让他们都进来。” 呼啦啦进来一群新科举人,以霍衍为首。霍衍苦读多年,如今一朝考中解元,春风满面,不必细述。 吴绍等人,亦是一脸振奋,一同拱手道:“多谢夫子数年辛勤教导。” 赵元明暂时放下沉沉心事,笑着说道:“你们日日苦读,潜心想学,方有今日之喜。我这个夫子,为你们高兴,也深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