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赵王终究接受了楚国人的要求。
尽管心中充满了屈辱与无奈,但为了赵国的存续,赵章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贩卖自己的国人换取外汇,从古至今唯此一例。
话说陇西地区,原本是秦国人的‘龙兴之地’。
自打大楚夺取陇西、义渠两地之后,楚国便在这里开始了漫长的经营!
得益于楚国的宽厚政策,当地的秦人融入得很快。
哪怕是最顽固的秦国人,现在也已经完全以楚人自居了……甚至在前些时候的武军招募之时,这些本地人还争相想要加入楚王的军队,以至于要给郢都方面写万民书。
也是!
和秦国的什七税比起来,咱们大楚的什三税确实能让人更有归属感……
工资涨了一倍,谁管你老板是谁!
我看熊老板比嬴老板看起来像好人呐!
不过话说回来……陇西地区的经济情况其实总体上并不算发达。
这里虽然是秦国的发祥地,但是这里距离戎狄太近——那些附属于秦国的戎狄毕竟不总是忠诚可靠的,秦人和这些戎狄在历史上打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仗。
而陇西、义渠地区,当然就是反复拉锯的重点地区。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曾是秦国骑士和戎人作战的战场。
这样一块儿地方,经济能发展得起来就见鬼了!
虽是老秦人的发祥地,但是陇西地区远不如【岐山】以东那片‘关中之地’富庶——地广人稀是常态。
楚国拿下陇西、义渠两地之后,因为开放了和戎人之间的贸易,因此戎人变得相当可控——譬如曾经彪悍擅战的义渠人甚至已经成了大楚的农夫。
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再加上这里繁育的牲畜无疑是楚国腹地供不应求的宝贵商品。于是通过大批量的商旅贸易,有利于拉动陇西、义渠的发展。
这片老秦的凤鸣之地,在楚国的治下愈加富庶!
但地广人稀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好在近三十万赵人西迁之后,似乎能缓解这方面的问题……
楚国的接收工作井然有序,除了洪石头宣读的手书之外,熊午良还特意下令——要求当地官员对这些新来的赵人给予最大的宽容与帮助。
当地的楚国官员们虽然对这些突然到来的赵人心存疑虑,但在楚王的严令下,他们还是展现出了应有的风度。
迁入的赵人们被分散分配到了陇西的各个村落,每个村落都有足够的田地和水源,以及一些简陋的房屋。
说是田地,其实就是荒芜的野林子。
反正地方已经划给你了,工具也给你准备了。
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
楚国提供了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种子包括曲阳书院不断改良的优质种子,也包括番薯苗。
洪石头对副将道:“不是征服,而是解放——这不是我说的,是咱们大王说的。”
“攻伐六国,不但要破其兵甲,还要获取民心。”
“陇西之地没有赵人——尽是楚人也。”
“二三子明白否?”
这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于是楚国的士兵们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令人惊异的友好——在曲阳建筑工程队的指挥下,当地的楚军戍卒们居然帮助赵人们修建房屋,甚至比比划划地教他们如何使用楚国的新式农具。
楚国军卒们帮助赵人们搬运行李、搭建临时的帐篷……甚至还有士兵撸起袖子,亲自下厨,为远道跋涉而来的疲惫赵人们准备热腾腾的饭菜。
“哎……你们楚人竟也有如此手艺啊!”某个饥肠辘辘的赵国老汉尝了一口楚国士兵煮的粥,忍不住夸赞道。
那楚国士兵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如今汝等亦是楚人也。”
“洪将军说了——要让我们照顾好你们这些新楚民。”
“不过有一条——谁再敢称我们大王是……是……是甚么芈良小儿……”那军卒涨红了脸,表情也阴沉起来:“这些赵国的陋习,要收一收!”
“哪能呢!”楚军士卒的话引起了一阵哄笑:“楚王是太阳!”
“我说今天怎么是阴天……因为太阳在我们心里啊。”
“是也!是也!”
距离冬天已经很近了,但是在楚国的高效运转下,这三十万赵人在北风来临之前,已经安稳住下。
甚至每个赵人手中,都领取了足够挨到明年秋收的口粮!
不少赵人对此大为震撼:“楚人富庶,竟至于斯!”
陇西的第一场风雪刮来了,但三十万赵人已经入住了温暖的房屋。
楚国的官员们定期巡视,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食物和物资,同时也趁着春耕来临之前,命令当地人传授他们楚国的农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