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不器的计划中,要尽可能多地去曼联主场看球,这不仅可以满足他的个人爱好,也可以提振球迷和球员的士气,也是间接性地为紫微星国际的一些业务做宣传。 不过,他没什么时间。 处理了一些硅谷的事情,他又去了洛杉矶。 随着过去半年的推进、重组,紫微星环球的组织架构完成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中台化的调整。 财务、人事、行政、电视制作、版权库等部门有了统一的组织,更重要的还是数字、家庭娱乐和发行三大业务。 数字业务,主要就是把影视内容的数字化处理,也包含了对流媒体版权的采购和管理,目前由杰森·基拉尔负责; 家庭娱乐业务,主要负责的是电视转播、dvd销售和dvd租赁市场。在流媒体的冲击下,这是个夕阳产业,不过当下仍旧是好莱坞版权运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部电影在家庭娱乐领域创造的收益,基本可以达到票房市场的1.5-2倍。 这是紫微星环球当下最赚钱的一个业务,由资深高管凯文·辻原负责。 发行业务,有没有全球化的发行体系,是衡量一家电影公司是小公司还是巨头公司的核心要素。 米高梅、梦工厂动画、顶峰娱乐、漫威其实也有一定的发行体系,不过覆盖面太小了,连北美市场都覆盖不到。 环球影业就很厉害了,有着覆盖全球的发行体系。 中台化的管理,就是把环球影业的发行体系分拆出来,跟米高梅、梦工厂动画、漫威的那些发行资源整合起来,组成一个环球发行事业部。 从今以后,紫微星环球的所有电影都由这个发行事业部来负责,从而大大地减少许多小部门各自为战的高运营成本,事业部的负责人是乔舒亚·凯瑞。 不过,这种中台化的组织架构,也有缺点,除了业绩指标不容易计算之外,还可能会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均。 比如,环球影业和米高梅都要发行一部电影,可是发行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更多的资源分配给谁? 正常来讲,当然是投资越大,拿到的发行资源越多;市场反馈越好,拿到的发行资源就越多。可人不是机器,这种大公司里都有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就是谁的人际关系好,谁能拿到更多资源。 这种事别说紫微星环球这种相对传统的行业了,紫微星在国内已经搞了两年的中台化运作了,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 谁资历高、谁级别高、谁关系好,谁就能拿到更多的中台资源,而一些没门没户的小项目,要千辛万苦地不停打报告,才能申请相关资源。 这种事情不可能避免,绝对的公平就不可能存在。 不过,还是应该尽量地避免。 至少要限制这种官僚化的倾向,督促高管们把公司赋予的权力用在公司的业务发展上,而不是相互之间的拉帮结派、争权夺利。 所以,周不器这次来到好莱坞,在紫微星环球的高管会议上,做出了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命。 任命董事长助理、副总裁安·萨诺夫为首席运营官,主要就是运营这几大中台化的大事业部,协调关系、处理矛盾。 过去这几个月,就是她在按照周大老板的要求一手主导着紫微星环球的诸多业务的中台化调整,让她上位也算是实至名归。 至此,紫微星环球的管理层结构就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董事长、ceo,周不器。 首席运营官,安·萨诺夫,向周不器汇报; 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业务事业部总裁,杰森·基拉尔,向周不器汇报; 首席创意官兼梦工厂动画总裁,杰弗瑞·卡森伯格,向周不器汇报; 首席财务官,迈尔斯·李,向周不器汇报; 首席技术官,埃里克·冯,向杰森·基拉尔汇报; 高级副总裁兼电影制作事业部总裁,迈克尔·摩尔,向安·萨诺夫汇报; 高级副总裁兼家庭娱乐事业部总裁,凯文·辻原,向安·萨诺夫汇报; 副总裁兼电视制作事业部总裁布莱特·海灵顿,向安·萨诺夫汇报; 副总裁兼全球发行事业部总裁,乔舒亚·凯瑞,向安·萨诺夫汇报; 副总裁兼米高梅总裁鲍勃·弗里德曼,向迈克尔·摩尔汇报; 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裁,瑞德·金,向安·萨诺夫汇报…… 同时,还成立了由沈向阳领导的技术委员会。 一番操作下来,紫微星环球新的组织架构,基本就算是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