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9(1 / 3)

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战,采取了和以往不同的战术——围城打援,那是因为皇太极深知当时攻取滦州永平的将士都在大凌河城内。整个辽东关宁军除了祖家将,其他根本不足为惧。因此皇太极定下了目标,他这一次一定要把这一支以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将招抚过来,好为他所用。

在明朝方面,总兵官祖大寿在事后说,他们在城内的人数除了副将何可纲带领的握奇营155名官兵外,还有本镇原带的官兵16002名,因八月初五派往宁远驻防2200名,实际手里的官兵有13802名。加上夫役、商人万余人,整个城内共有三万余人。

当时的情况是城中配有大炮,而且城墙也较为坚固。在皇太极带着大金军包围大凌河城,祖大寿等所有大明将士都众志成城,军民同心,固守城池,一起抗击大金军。

只是明廷对于修筑大凌河并没有统一意见,对于粮草的储备严重不足。没过多久城内就出现了粮食短缺。于是祖大寿在八月初十、十二日、三十日和九月十九日先后组织了四次突围行动。几支小队的确是给大金军予以重创。但是面对大金和蒙古的左右夹击和严防死守,所有的军事突围行动最终都只能宣告失败。自此祖大寿再也没有能力实施突围。

而明朝也同时派出了四次援军。八月十六日,松山出兵两千,二十六日,锦州出兵六千,九月十六日,锦州出兵七千,九月二十日,明朝派出四万人支援大凌河,皆以失败告终。自此,明朝也无救援可能了。

城内的明朝官兵们在弹尽粮绝之后只能被迫选择杀马,将马肉分食,后来那些工人商人因为无法获得食物,饿死了10000多人,城里开始吃人。

皇太极从一开始就有心招降祖大寿,在刚开始包围大凌河的时候就不断向城内送去招抚书。

首先是八月十一日,皇太极先给城内的蒙古守将写信,他在信中一直强调大金和蒙古的关系,说他们为大明效忠,他实在惋惜。而且他还希望蒙古诸将能归降大金,好做他们的内应,之后归降之人必收养之。

然后是十四日,皇太极正式给祖大寿写信,他在信中的内容大概是一直以来他都有心议和,指责大明一边一直派遣使者过来,一边又在修筑边境诸城。他表示自己厌恶战争,只想天下太平,希望祖大将军能把他的话听进去。

十月七日,皇太极在击败张春率领的四万大军之后,便是让其中二十三名被俘获的大明官员前去游说祖大寿。但祖大寿害怕皇太极是设计将他们诱骗出去,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杀戮,便是宁死不屈,依旧拒绝投降。

九日,皇太极再一次给祖大寿写信,表示自己并没有杀城中将士的意思。杀了他们对皇太极一点用处也没有。他认为在山海关以东,只有城内的将士才是最智勇双全,他想要祖将军和众将士助他一臂之力。所以他才推心置腹,屡屡相劝。如果将军不信,皇太极可对天发誓。

历时几个月,皇太极真的有在履行了自己的话,他的诚意十足,就是希望能招抚到祖大寿和他的祖家军们。而此时祖大寿也是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无法自救,也无外援,眼看城内已经到了自相残杀的局面,祖大寿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心生一计。

十月二十六日,祖泽润在大凌河城中对着大金军营用箭射出两封书信。祖大寿在信中表示归降要求必须满足以下两点:一是不能进行杀戮,二是他所有的家眷都还在锦州,他必须先去锦州将他们解救出来才行。

……

祖大寿的归降的事先说到这里。

胡湘湘来到军营是十月三日,除了记录当时的战况,在二十三日这天,她还见证了八旗对莽古尔泰议罪的过程。

当日代善和其他贝勒台吉来到皇太极帐内,说要一起商议关于莽古尔泰上次在御前冒犯,要该如何定罪的事。

皇太极对他们说:“这件事牵扯到我,我就不参与其中了。待会我会让人宰牛一头,宴请你们,你们自己好好商量,然后再将结果告知给我吧。”

宴请期间,胡湘湘一直在坐在靠门的位置观察着众人。

对于莽古尔泰,这群人好像除了身为弟弟的德格类面色不好看以外,其他人都是各聊各的。好像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样。

先是说起第三次阻止明兵突围,阿济格就说:“那日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镶白旗各旗的固山额真联合蒙古兵一起出营对明兵进行夹攻,直接就把他们赶回到了城墙内。”

一旁的阿巴泰说:“你快别说了,当时你们又带兵深入,差点被城墙上的炮火击中,要不是及时逃脱,估计又得损失不少。”

阿济格摸摸头:“害,你真是扫兴,哪壶不开提哪壶!”

阿巴泰笑着说:“不过还是要表扬你的,在二十六日明军第二次支援大凌河城时,是你和硕托带领精兵五百,蒙古兵五百在锦州、松山的要道上埋伏,列阵以待,最终将援兵追杀至锦州城才罢休。”

阿济格挑眉,显得很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