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2(1 / 3)

在大凌河之战打响之前,要先说说皮岛上发生的事。

天聪四年四月,因为明朝一些官员对于刘氏兄弟的归明始终抱有怀疑态度,并且在正月,刘兴祚战死,其弟刘兴贤相继被杀之后,明廷不仅未加优待,还因为东江镇福总兵陈继盛误听谍报,以为刘兴祚、刘兴贤两兄弟被大金招降,还向刘兴治也发了劝降书。刘兴治被朝廷怀疑不忠这件事十分不满,于是在刘兴治在皮岛为刘兴祚治丧的时候,趁着东江镇各将都去吊唁,刘兴治便发动了兵变,杀死了诬陷他们的陈继盛等是数十人。

那么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皇太极又在这中间扮演了什么身份?

关于那份谍报,其实并不完全是误传。刘兴祚是战死了,但是在刘兴贤死之前,也的确有给刘兴治写信,信中的内容大抵是说刘兴祚已死和自己被俘的情况,然后同一时间,皇太极还分别派人给刘兴治和陈继盛写信招抚。第一次刘兴治对皇太极的态度深表怀疑,第二次皇太极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用刘家的性命做威胁,说刘兴治要是不归顺,家中母亲兄弟子侄妻儿将全杀不留。

至于当时叛乱的真实情况,则是因为陈继盛怀疑刘家兄弟,想要对其一网打尽,而刘兴治在岛中的士兵则全都是处于消极观望状态,刘兴治觉得他们随时会反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放手一搏。

而神奇的是,在刘兴治杀死陈继盛之后,明廷担心刘兴治会引起更大的兵变,从而成为除大金以外的另外一股势力,竟然对他一点处分也没有,反而还升他为了副总兵,顶替了陈继盛的位置。

之后,刘兴治就给皇太极写了一封信,说他已经杀死了明朝官员,由他代表整个皮岛愿意以属国的身份投靠大金。

而又因为这次的“王人见杀”事件,给周边的朝鲜国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原因是刘兴治这人十分厌恶朝鲜,朝鲜方面担心明廷无力镇压刘兴治的叛乱,于是朝鲜于五月十一日进军皮岛。不过刘兴治在兵变之后开始招降周边各岛,虽然事后都知道刘兴治只是为了给自己立威,和给皮岛补充粮草的想法,并没有动朝鲜的心思,但是因为他外出期间朝鲜已经出兵。虽然当朝鲜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他人不在,直到两个月后朝鲜在海上的军队后勤供应不足,只好罢兵回师。刘兴治后又被明廷授予了副总兵一职,朝鲜这一稍作直接就让两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其实朝鲜方面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刘兴治和毛文龙不同,这人做事更加谨慎,所以在之后朝鲜边境对其更加防备。只不过因为天聪元年被大金洗劫一空,朝鲜国内经济和军事都没有缓过劲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国只能对刘兴治采取躲避的态度。但即使如此,后面刘兴治还是纵容他的属下在朝鲜地方肆意劫掠作乱。使得朝鲜人民对皮岛的敌对情绪日益高涨。

在此期间,皇太极也一直用书信和刘兴治保持联系。仅四月到六月,皇太极就给刘兴治写了九封信。虽然刘兴治表示愿意以属国的身份归顺皇太极,但皇太极还是对其是持怀疑态度的。当刘兴治要求皇太极派遣一位女真官员去皮岛面谈的时候,皇太极当即就拒绝了这个请求,同时要求刘兴治派一兄弟来大金。皇太极表示若是遣刘家兄弟来,与我亲自盟誓,我便信你。

七月刘兴治果然派其兄刘兴沛来大金和皇太极盟誓。皇太极表示刘兴治杀死明朝官员,并且率领诸岛众人与他合谋。今后岛上的人不能随意踏入大金国境,而岛上原来被俘去的原属于大金的女真人、蒙古人、汉人,皇太极也不要索回。两边以客国相待,若大金这边重提刘氏兄弟诈逃之事,或者刘氏兄弟存有二心,心向明国,必遭天谴!

刘兴沛带着盟约书返回皮岛之后,刘兴治也随即在七月二十三日对天盟誓。

之后为了进一步笼络刘兴治,皇太极在九月将软禁在沈阳的刘兴治夫人派人送至皮岛。刘兴治的其他亲属则还需要刘兴治完全归顺大金之后方可解除控制。

在皇太极的承认下,刘兴治带领的皮岛已然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一边和大金持续保持往来,一边伪造战绩从大明那里继续获得粮饷。

而皇太极这边虽然没有吞并皮岛,但至少在当时的环境下,也除掉了周边一大后患。而且和皮岛合作,他就可以大大削弱大明和朝鲜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控制朝鲜。

但在和刘兴治互通几个月之后,皇太极发现刘兴治仍和大明往来,便是在1631年,也就是天聪五年二月一直不断的给刘兴治写信逼迫他尽快前往大金归顺。皇太极在信中质问他到底想和谁好,刘兴治表示和明朝好只是为了要粮饷养活岛上的人,至于为什么到现在都没亲自来大金,是因为手里空空,不好意思见皇太极,还有只有他知道皇太极的心意,其他人却不知,即使他有心来归附,若其他人不愿意来,那有什么意义?

二人的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三月,刘兴治死。原因则是因为刘兴治被明廷授予副总兵一职,实际是皮岛的第一把手。但在这月明廷又派来了一位总官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