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路修得四通八达,往来的旅人赶路方便了,四下来往的人肯定会变多。当入口流动起来,各地也会跟着变得热闹起来,自然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商机和机遇。
如果路不好走,各处没有来往,窝在各自的地方过封闭、落后的日子,那天下就像一潭死水似的麻木死寂,永远不会有新的事物出现,永远不会发展起来。
活水才能孕育生机,死水只会带着一切消亡。
收起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顾清玄对祁慕笑了笑,语气平淡地随口提议道:“你可以写一份游记,到时候派人送回去给你父母看,和他们分享你一路上的见闻。”
将祁慕撰写的游记送回京时,顾清玄也会顺便将他在游历路上临时想到的主意、点子送回去告诉祁宸几人。
至于要不要采纳,那就看祁宸他们怎么决定了,顾清玄以前也没建设过国家,不能保证自己想到的主意都是正确的。
他的观念和大多数普通人不一样,很多时候他的想法都不适用于建设大景——譬如说修路这件事,如果不是祁慕提起,顾清玄根本不会想到修路很重要,因为修真者出门靠飞剑、靠飞行法器,就是不靠马车。
虽然在祁慕的提醒下回想起了修路的重要性,但顾清玄也不急着现在就传讯祁宸,他们今天上午才离京,一天都没过去呢。
修路确实是件好事、要紧事,但也不是一件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轻易事。
别的不说,光是水泥想要鼓捣出来都得花费一段时间。
制作土水泥的配方是有,但安排可信的人手调配水泥,再去实践铺路,没十天半个月也搞不定。至于想将水泥推广开来,修整整个大景的道路,那更不能一蹴而就,得朝廷把着掌舵慢慢来。
顾清玄的想法是,关于修路这件事,可以等祁慕的第一篇游记出炉时再一起送回去。反正都是要传信,不如一次性解决两回事。
唔……虽然第一天祁慕除了在茶水摊上歇脚也没游玩什么,大概他的第一篇游记里根本没什么正儿八经的见闻内容,只有他向父母哭诉道路难走、赶路颠簸的委屈。
真是个小可怜,就这么被父母丢出来了。
顾清玄还不清楚祁宸和纪明薇的小心思,不就是担心他带着祁唅的身体一去不回嘛。让他带着祁慕,带上杨鸣等侍卫也算是一个保障,这样祁宸两人就算坐镇京城也能知道他们的下落。
殊不知顾清玄只是无所谓罢了,他真不想有人跟着他,就算答应了带上祁慕、杨鸣等人,在路上甩开他们也一样容易得很。
只是顾清玄觉得像普通人一样出门行路挺有意思的,就没有打发走杨鸣等人,也没在半途来个不辞而别丢下祁慕杨鸣等人干瞪眼却找不着他。
祁慕没因为要写游记流露出抗拒的表情,只乖乖地应了一声:“好的,晚上在驿站歇息时我就写。”
跟着顾清玄出来,虽然路上颠簸是有点受罪,但想想接下来的几年都不用去上书房念书了,祁慕也觉得跟出来挺好的。
倒不是他排斥念书,只是这两年祁宸给他安排的老师都是名望高、学问深的大儒,名是真的有名,才也是真的有才,但却真的不是什么好老师,要不然祁慕之前也不会跟顾清玄抱怨老师都是一群不好打交道的老古板。
马车上常备着茶水点心,祁慕不饿也不渴,只是坐在长条凳子上晃悠着小腿,学着顾清玄拿茶壶里的白开水冲洗粗瓷的茶碗——杨鸣已经给过钱了,茶水摊的老板也只瞄上一眼就再无二话,只忙着招呼其他桌上的客人。
正午了,在驿站附近歇脚的旅客可不就多了起来,生意好着呢。他们这一支马队带着下人伺候的,老板也不想上前去讨嫌,拿了银子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茶水摊上的白开水还算干净,但卖的大饼、馒头等粗粮确实太粗糙了,杨鸣不可能让唐王和大皇子吃这些果腹,就吩咐侍卫把马车里准备好的午膳食盒拿出来放在顾清玄和祁慕坐的木桌上。
至于他们这些侍卫,出发时带了不少干粮,再在茶水摊上买几个大饼馒头对付过去就行,他们这些人都说祁宸精挑细选出来的,当年在燕地也和关外的异族打过仗,不是吃不了苦的人。
祁慕一上午在马车上吃了好些点心,现在还不太饿,只看了眼面前的食盒就好奇地左右打量起来,片刻后,他小声问顾清玄:“我一路上都没见到有人在驿站落脚,这是为什么?”
鼓了鼓腮帮子,祁慕苦思冥想地思索起原因来:“是因为没有各地没有消息传去京城,还是这些沿路的驿站都荒废了,这才没人在驿站落脚?”
“大皇子有所不知,这里是天子脚下、京城附近,真有十万火急的情报,送信的探子只会快马加鞭冲进京城报信,不会在这里的驿站歇脚的。”顾清玄看了杨鸣一眼,他便知趣地出言解释道。
祁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却问道:“那京城附近的这些驿站开着做什么?”
真有紧急事情,探子不会在京城附近的驿站落脚;过路的商旅也没资格在驿站留宿,平民老百姓更是不敢靠近驿站这样官家的地方,所以京城附近的驿站建得这么密集做什么,白白浪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