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啥叫基本工资,啥叫提成,他说:“她们的收入和工作量挂钩,干得越多,拿的钱越多。除此以外,像节假日,厂里要是加班,就会给她们发两到三倍工资。所以,不用别人说,她们自己就争分夺秒得干活,有时候为了加班都能抢起来!”
苏长河说着说着,又多了句嘴,“如果其他生产队搞厂子,也得注意这个问题。他们在厂里干活,干多少就能拿到多少钱,但是下地干活却不一定,所以,大家理所当然更愿意进厂。”
这时候农村还是公社制度,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有时候干活多的人,还真不一定能分到多少。所以,就有很多人磨洋工,这也是现在农村发展困难的一个原因。
姚书记若有所思,“如果农村采用一种新的方式……种地也是多劳多得,农村会怎么样?”
这种新的方式不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是79年,某个小村子应该已经开始大包干了,难道姚书记也知道?
苏长河不知道他只是由此联想到种地,还是说的真是大包干,但一个新制度出现,必然有一定的实验期,他记得,到大包干全面推广应该还有一两年,如果真能让姚书记注意到这个问题,淮宁会不会早日实行大包干?
苏长河眼神闪了闪,他道:“我不知道农村会怎么样,但是我知道干得越多,拿得越多,我爹他们肯定愿意,队里偷懒耍滑的人,也舍不得偷懒了,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生产的积极性。”
姚书记垂眸,没有再说,苏长河也顺势转移话题,带他们到第四车间参观,“这个是新车间,制作红薯粉条的……”
他们来得迟,把厂子转完,已经不早了,厂子都下班了,工人们一个个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苏长河就说,“上次在公社吃的饭,这次也尝尝我们食堂的饭菜吧。”
姚书记没有拒绝。
厂里的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一个小房间,摆了两三张桌子,正值吃饭的点,食堂里人多,苏长河便让姚书记他们先去办公室等。
他借着打饭的机会,把李亮留了下来,李亮正愁今天表现得不好,很愿意承担这个工作。
苏长河压低声音打探,“到底什么来头?”
李亮朝办公室方向看了一眼,才小声道:“听说是首都来的,大院子弟,背景很深……才来几个月,在县里就烧了第一把火,县里都没人敢跟他较量……”
原来还是首都来的,怪不得这么年轻有为。
苏长河又挑了挑眉,看了眼苦哈哈的李亮,心道,这家伙果然不简单啊,连县里的消息都能打探到。啧啧,果然不愧是当官的,不管官大官小,没一个心眼少。
队里人只当那个挑水都要教的年轻人是苏长河朋友,并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比公社主任还厉害的官。
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也只会觉得“啊,不愧是长河,连县里书记都来找他”,除此以外,书记来他们生产队视察的事还没有另一件事对他们的吸引力大。
啥事呢?
他们厂里的车子呀!自从长河说,大家伙心里一直惦记着。
“咱的钱都打过去了,咋还没开回来?”
“哎呀哪有那么快?不是说月底月底吗?今天才二十号!”
“二十号不也差不多了,难道非得到三十一号啊?”
大家伙心里猫抓似的,这可是车啊!
虽然现在时不时就有车开到他们大队,但是人家的车和自己的车当然不一样了。
在大家掰着手指算天数的时候,某天上午,队员们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辆货车开进大队,大家伙起先还没怎么在意,实在是前几天,来一辆车都觉得是他们的,结果都不是。
这辆大家扫一眼,心想,估计又是到厂子去的。
结果,车子开过来,突然停下,响起“嘟嘟嘟”几声,车窗打开,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东子!!”
马向东靠在座椅上,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搭在窗户上,又按了两声喇叭,“同志们,欢迎我不?”
大家伙哄地激动起来,“这是咱的车!咱的车开回来啦!”
地里干活小伙子们农具往边上一丢,就跳上田埂,有拉开车门,有顺着车轮翻上车厢,眨眼间,车上就爬上了十几个人。
老爷子们身手不够矫健,无奈只能围着车东摸摸西摸摸,用手丈量整辆车,妇女同志们也围过来,有说,“咱这车颜色就是好看!”
其实跟经常来他们队里拉货的那些车都一个颜色,但大家就自带亲妈眼,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家的车颜色比别人家更亮。
还有指着车厢说,“这位置够大,少说能坐上二十号人!”
“挤一挤,三十号都不成问题,大冬天,挤一挤还暖和些。”
这是才夏天,就已经惦记上过年坐着车去县城打年货的事了。
等队里的那些孩子们闻风而来,那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