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诸葛亮魂穿崇祯> 第四章,清扫宫闱尘,烂摊触惊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清扫宫闱尘,烂摊触惊心(1 / 2)

没有人想到事情会变化得那么快,就连魏忠贤自己都想不到。  他明明一点错事都没有做,怎么就输了呢?  这时候他的罪名已经坐实,举目望去,哪里还有任何一人敢为他开罪。  直到此时,一直未曾说话的诸葛亮终于开口了。  “将魏忠贤押往诏狱看管,细细审问。列位臣工,今日辛苦了,稍后自有封赏下达。英国公本次擒拿魏忠贤有大功,礼部商议一番,看看作何封赏为好。”  “是!多谢皇上!”  群臣自然欢呼雀跃,一来是即将要获得赏赐,内心欢喜,二来就是居然亲眼看到了魏忠贤的落马。  而这一切,不过是诸葛亮的顺手为之罢了。  昔年灵帝时,朝堂之上也是宦官掌权,祸害朝纲。  对于宦官当政,诸葛亮并不陌生。  他们是皇权衍生之下的产物,一切以皇权为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皇帝的安危其实比他们的性命还要重要。  特别像魏忠贤这种享受过大权的太监来说,就更为紧张了。  所以他断定魏忠贤只是想找一个傀儡皇帝,而非谋害自己。  既如此,事情就好办了。  他只需要不理朝政,专心看书,让魏忠贤放下心来,肆意享受权力。  正所谓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只要这魏忠贤一骄横,恢复记忆中的狠辣模样,必然遭到反噬。  今日解决魏忠贤的方式虽然诸葛亮没有预料到,但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顺手为之罢了,解决大明各项顽疾,才是诸葛亮的目标。  但他这个顺手为之落在群臣眼里,那已经是惊为天人的妙策了!  魏忠贤何许人也?  大明朝九千九百岁,天启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巨监。  他手下的阉党不计其数,遍及朝堂上下,权力之大,难以想象。  昔年东林六君子,七君子等正直之士,集体对抗魏忠贤,他们之中哪个不是名扬海内,高风亮节?  但有用吗?  还不是在魏忠贤的阉党底下,一個一个的被敲碎了头骨,尽皆除之。  多少人想杀魏忠贤而后快,朝堂上下又有多少人隐忍只待得胜的那一天。  可是难啊!  左都副御史杨涟有拥立先皇登基之功,可以算得上是皇帝近臣了吧?  这样一个人因看不惯魏忠贤作为,上表列举二十四项大罪弹劾魏忠贤,引得朝堂震动。  那一奏字字珠玑,直戳魏忠贤脊梁骨,引得国子监监生争相抄写背诵,传遍整个京城。  可结果呢?  魏忠贤毫发无损,反将一军杨涟,指责他贪污,令其下狱,最终还将杨涟折磨致死。  何其残忍,何其可恨。  但又何其无奈,就是无人能撼动魏忠贤的地位。  而现在,魏忠贤就这么简单的没了。  快刀斩乱麻一般,连魏忠贤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满盘皆输了。  至于他的党羽们,再这种时候,想要明哲保身的颇多,纵然有胆子出头的,一看英国公以及言官们那一副要吃人的样子,也不敢多言了。  群臣们也是才回过味来,纷纷呆滞着望向这位不过十六岁的新君。  诸葛亮正等着大家引路呢,毕竟这宫闱他还真不熟,却发现群臣都在发呆,他便下意识的问道。  “列位臣工,为何都望着我发呆,平常议事的地方,怎么去啊?”  “啊...是臣等失态了...”  群臣如梦方醒,这才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该问的问题嘛!  他连路都认不得,如何能设计拿下魏忠贤?  巧合,一定是巧合!  众人放下心来,长松一口气。  人群里遂好忙走出一人,乃是一个熟面孔,名为王承恩。  他虽上了年纪,但端正慈祥,同先前的魏忠贤显然是两个极端。  “回皇上,皇极殿在这边儿。”  “好,那便由…王承恩你带路吧。”  “遵旨。”  于是众人便跟随着王承恩的步伐,赶往了皇极殿。  再次来到皇帝宝座前,诸葛亮还是过不了心中那一关。  他可以是任何朝代的丞相,但绝不是任何朝代的君王。  于是他道。  “王承恩,取另外一把椅子来。”  “遵旨。”  王承恩不明就里,便取来了一把红木环背椅,稳当当放在了龙椅旁边。  诸葛亮当即落座,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  他怕被人看穿自己的身份,所以脑海中一直在为自己行为寻找理由。  巧得是,诸葛亮发觉自己一时半会居然想不出什么好理由来。  可更加奇怪的是,群臣只是注视着自己,并没有任何的异议。  怪哉!  皇帝不坐龙椅,却独喜旁座,这些人都不好奇为什么吗?  诸葛亮遂摆手招来王承恩,将自己的顾虑小声说给了王承恩听。  后者闻言,强忍笑意道。  “皇上,奴婢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跟前几任皇上比起来,您这压根不算什么,大家都司空见惯了。”  诸葛亮如梦方醒,好像也是这么个理。  毕竟从史官的纪录来看,嘉靖帝迷信修仙,万历皇帝常年居于深宫,长期不打理朝政,天启皇帝颇喜木工,醉心土木工程不可自拔。  自己只不过是坐了个旁座,算不得什么。  疑惑...被以意外的方式解决了呢!  诸葛亮也就略过了这件事情,转而面向众臣直言道。  “列位臣工,这一月以来辛苦大家了。”  “为皇上分忧,不辛苦。”  “嗯…积压的政事肯定颇多,有急奏可在此直言,我们一一解决。”  听了这话,六部官员们纷纷松了口气。  回来了,都回来了,事情总算是回到正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