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诸葛亮魂穿崇祯> 第二章,喜乐互不通,品书渐入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喜乐互不通,品书渐入迷(1 / 2)

一场试探,看起来不过是寥寥数语的落下,实则是一次不见刀兵的交锋。  由东林党推举出来的御史杨所维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一次斗胆进言,怎么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使不上劲呢?  明明在上朝以前,他与东林党中的其他人多次商议,已经是做了死谏的准备。  怎么一到了台前,这情况却不大对劲呢?  而对于站在台前,看起来是风光无限,实际芒刺在背,坐立难安的魏忠贤而言,这位新皇的回答也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看书?  新皇身为信王的时候,不早就饱读诗书了吗?  为什么要在如此重要的第一次朝会时,说如此不着边际的回答呢?  莫非这位新皇也同先皇一样,有点特殊的癖好?  魏忠贤不由得感到一阵狂喜。  他原本还打算鱼死网破的,更是打算换掉这个皇帝,换一个自己能控制的傀儡皇帝上台的。  如今看来似乎是不必了,这位新皇好像同他哥一样,也有可以拿捏的喜好啊!  既然如此,他魏忠贤不仅不能害了这位皇帝,还得捧着,养着,这样才能延续他的风光呐!  想通了这一环,魏忠贤急忙向台下的一人使眼色。  这人便是自己最得力的下属之一,五虎之中的副都御使李夔龙。  那李夔龙得了暗示,立马眼前一亮,走出队列发言道。  “皇上您要看书,臣等怎敢阻拦,事情既然不急,自然可以容后再议。”  此言一出,台下站着的臣工们也急了。  历史上也从未有哪位新皇刚一登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书啊!  杨所维连忙说道。  “还请皇上尽快裁决此事,否则臣等...”  “皇上已经说了想要看一看书,平静一下,杨大人您猴急什么呐!若是扰了皇上的雅兴,你开罪得起吗?”  李夔龙拉着腔,阴阳怪气道。  原本像他这样的言官,又在杨所维之下,别说当场说话了,就连上殿内多待的资格都没有。  可谁叫他是魏忠贤的党羽啊?  如今的魏忠贤手握东厂,锦衣卫两大机构,朝堂六部上下皆有他的党羽,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有他作保,李夔龙自然放肆。  杨所维眼看辩论不过,朝堂之上又没有任何一人敢为他出声,也只能强忍愤怒,退了下去。  正当台下文臣们都希望新皇口中的看书只是开玩笑的时候,诸葛亮当真起身,跟随着魏忠贤的指引离开了。  这一幕让他们瞬间懵了,新皇他居然真去看书了!  要在平常的时候,皇帝看书,捧读书人,那对于东林党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  可这时候的新皇看书,却真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人与人的喜乐,总归是不相通的。  对于东林党人来说,这是痛苦的时刻  但对于魏忠贤而言,那可就太舒坦了。  因为他发现,这位新皇不是随口一提的要看书,他是真爱书啊!  自打他进了那藏书阁以后,竟连吃住都在里头。  一连半月,连早朝都不愿去上了。  这天下大权,稀里糊涂又落在了他的手上,叫他怎能不喜?  除了大臣们的反对之声愈发强烈以外,一切都是舒坦的。  而这半月时间,对于诸葛亮来说,又是必要的。  深居简出的他读完了汉朝至今的史书,明白了后续发生的事情。  他读《三国志》时,知晓了蜀汉的结局,虽也猜到了结局,为其感到哀伤,却也因为后继有人而欣慰。  随后便是黑暗的两晋,五胡乱华,那是汉族之殇,民族之痛。  人命如草芥,我堂堂大汉子民,竟被人称为两脚羊,何其耻辱。  幸好接下来的隋唐,足够欣慰,令人振奋精神。  可五代十国,两宋,乃至元又叫诸葛亮黯然伤神。  而再往下翻,大明再起,佑我炎汉,直到当下。  诸葛亮猛然意识到,历史就像是一个轮回般,接力棒已然送到了他的手上。  “吾弟当为尧舜。”  这句话是这副名为朱由检的身体内残存的记忆,是他的哥哥临死前说与他听的。  一瞬间,诸葛亮的脑海中也涌出了一大片记忆,那些都是这幅身体的原主人,朱由检的记忆。  这时候他才明白,此时的明帝国,已经是风雨飘摇,恐有大乱。  帝国东北,辽东战场上多次失利,已经导致国力大不如从前,且连年征战巨大的内耗已经激起多轮民变。  朝堂之上,阉党横行,祸乱朝纲多年。  宗族内部,碍于祖制,朝廷每年要耗费巨资赡养皇室后人,导致国库空虚。  世道都乱了套,杂乱无章,仿佛都在预示着大明帝国将亡的结局。  若是大明亡了,会不会像是炎汉以后的两晋,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一般,天下大乱,百姓遭殃呢?  诸葛亮隐隐觉得,有这种可能性。  “既然昊天上帝叫我来此处,必有其深意,亮自当竭尽全力,辅大明度过难关...”  诸葛亮起身向东方拜伏道。  这时候他终于有空看清楚自己身边的事物。  此刻的诸葛亮身处不知名的阁楼内,幽深冷寂,只有他与一盏青灯作伴。  殿外虽有太监与宫女,但看他们低眉顺眼,不时打探的样子,不像是服侍,更像是监视。  再看手袖里,竟然还藏了一块麦饼,颇有意思。  稍作推敲后,诸葛亮就会心一笑,已是明白了前因后果。  “原来如此,我竟是身陷囹圄呐。宫内必有杀机,我若是稍作不慎,恐遇害矣。”  明白以后,诸葛亮只做了一件事情。  他要了一把前世顺手的羽扇,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