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看着天幕上代表匈奴的绿色地盘随着时间不断扩大,面色阴沉。
【“再说冒顿此人。”
“冒顿为头曼单于的长子,按《史记》中称为太子,但这个太子似乎并不得头曼的喜爱,头曼偏爱另一阏氏所生幼子,欲废冒顿而立幼子,于是令冒顿到月氏当质子,仿佛还担心长子死不了,专门在冒顿质月氏之时,急攻月氏。月氏为了泄愤,准备杀了冒顿,却不曾想冒顿偷了月氏的马,跑回了匈奴。”
“也不知头曼怎么想到,竟又觉得能自己逃回来的冒顿很勇猛,让他统领一万骑兵,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想要杀子的图谋。不管怎样,历此劫归来的冒顿,不仅死里逃生,还获得了力量。”
“大概所有雄才大略又野心勃勃的上位者都一样,在感受到如此冰冷的杀意和亲身体会命悬一线的处境后,他们会比任何人更果断地下手除掉这样的威胁,即便这样的威胁来自于他们的亲生父亲。中原的英主唐太宗李世民是这样,草原的雄主冒顿自然也是这样,区别只在于趋于中原礼教的限制,李世民选择请已然‘能不配位’的父亲去当太上皇,好吃好喝伺候着,而所受文明更加原始粗野的冒顿,则选择永绝后患,杀父自立。”】
天幕下众人吸了口气,对自古崇尚孝道、后面更推崇父父子子的华夏百姓来说,弑父的行为太过刺激了。
“果真蛮夷也,竟有如此禽兽行径。”一时之间各时空百姓议论纷纷。
倒是恨不得号称礼教代言人的皇室和世家对此事倒是稀疏平常,只是点评道冒顿此人果然虎狼心性。
而被点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却很尴尬,当然,已经当上皇帝的李世民还只是尴尬,而刚成为秦国公,正攻破薛举精兵的李世民却是震惊和不敢置信,现如今还在打天下的阶段,他与父亲李渊感情和关系还不错,他难以想象未来竟会是如此!
李秀宁也是一呆,她看着天幕,竟有些怀疑那个唐太宗李世民真的是她家二郎吗?家里怎么会变成这样?就因为皇位和权势吗?不过她也没忽略天幕说的,二郎受到了生命威胁才这样做的,她的神色一暗,爹未来想要杀了二郎吗?
被念到的李渊却觉得自己很无辜也很愤怒,但他察觉到周围人暗自投来的隐晦眼神,不得不咽下胸中万般情绪,强笑道:“有感天幕示警,但我与我儿父子情深,又怎会如此!”说罢,又要派人送去美酒佳肴到李世民处慰军,并传去口信令儿子安心作战,勿要受言语影响。
见主公展示自己一家和乐,不受天幕影响,底下人不管心里怎么想,嘴里纷纷捧场。
【“冒顿杀父这一段,《史记》中做了详细的描述,首先是他所做的准备,前面说冒顿靠自己的谋略和胆识,得到了一万精兵,但并不是得到就能驾驭,甚至还要跟随他做以下犯上这样杀头事的,冒顿需要消化并完全掌控这一万人马。”
“历史上,想让手下的士兵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不少名将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爱兵如子、身先士卒、赏罚有度……而冒顿所采用的方式,也足以体现此人的性格。”
“他创了一种鸣镝箭,来使士兵练习骑射,并下令但凡鸣镝箭所射之物,所有弓箭都要跟着射,如有不从者,杀无赦。”
“其后,又通过四步来树立威信和进行试探,第一他先射猎鸟兽,如有没跟的,皆杀死;第二冒顿又射杀了自己的马,有不敢射的,杀之;第三,他将箭对准自己的宠妾,又杀死不敢射的士兵;最后,他趁外出打猎时,射杀了他爹老单于的马,这次左右都跟着射。”
“于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冒顿树立了自己在手下的绝对威信,并且也除掉了身边不服从的人。”
“冒顿的性格,在这个事迹中显露无疑。”】
嬴政眸光幽深,不错,狠辣、勇猛、胸有谋略……
此人果真不容小觑。
【“做好准备工作后,冒顿下手可谓稳准狠,他趁一次跟随头曼单于去打猎的有利时机,用鸣镝箭射击头曼的头,他手下的人条件反射也都跟随鸣镝箭射击杀死了头曼。紧接着他又以雷霆万钧之势把他的后母、兄弟及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死,随后就是冒顿自立为单于。”
“从他上位的过程,不难看出冒顿是一个有勇有谋的野心家,而更可怕是这个野心家在弱势时还能十分隐忍。”
“冒顿刚上位之时,东北部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东胡还十分强大,实力还略胜匈奴一筹,在得知冒顿杀父自立后,东□□使者前来试探,先是索要匈奴的千里马,冒顿力排众议给了,东胡自以为冒顿懦弱,又派使索要冒顿的阏氏,也就是小妾,手下人引以为耻欲拒绝,而冒顿本人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却视若平常,仍把阏氏送给了东胡。这下,东胡真以为冒顿性弱,于是又派人大言不惭索要土地,臣子们都认为那一片土地不过是一片不毛之地,给就给了,可冒顿却大怒,杀了说送土地的臣子,说出了一句真知灼见——‘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