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战船都回港之后,大楚和罗国就赔偿项目开始了扯皮,其实也就是罗国单方面在讨价还价。
不过在齐世子又开始了一场无限期的“常规演习”,并且水师战船把麻喇加门口航道堵得死死的之后,罗国的邻居们先坐不住了。
人家都放话了,要是罗国再不松口,就别怪老邻居动真格的,罗国西边的邻居们还指着通过麻喇加去阳城呢。
最终,罗国还是放弃了抵抗。
不过,大楚也没多要。早在大楚人上船之后,随行的市舶司官员就挨个统计了大家的损失,凡是有理有据有人证的,都被登记在册。
大楚索要的不过是,因为战乱而遭到毁坏的房屋、店铺、货物等的折现,按照罗国平均收入水平需要赔付的误工费,还有医药费、精神损失费之类的。
虽然罗国的赔偿并不能全部抵消大楚人的损失,不过那些逃难回来的人已经非常满足了,不少人根本没想到朝廷竟然还替自己要回了在罗国的财产。
赵阿常就是没想到的人之一。
距离赵阿常回家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赵阿常也是回家之后才知道这十五年,家里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当年赵家北上之后,赵父就凭借渊博的商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顺利进入了京师商学院当夫子。赵阿灿也学着用左手写字,在潜心准备了两年之后,他以头名的成绩进入京师商学院,后来也顺利留校成为了赵父的同僚。
这么多年以来,即使赵家始终不能团聚,大家也都守着“好好活着”这四个字积极面对生活。
就连目不识丁的赵母都去了翻译学堂进修,赵阿灿的妻子便是翻译学堂的夫子,能教五种语言。自从赵家大嫂进门,这婆媳俩俨然一条战线,整日在赵家父子面前说些他们听不懂的话。
原本父子俩想着,赵阿常能带回一个站在他们一边的媳妇。结果,这个蓝眼睛黄头发高鼻梁的媳妇,轻轻松松就被赵家大嫂收拢了过去,谁让赵家大嫂精通罗国话呢!
赵家的“男女对立”问题并没有因为赵阿常的归来就消失不见,反而在伊莉雅加入之后,愈演愈烈。
虽然赵家整日吵吵闹闹,不过伊莉雅的心却逐渐平静下来。罗国人不重亲族,伊莉雅从小就很少与亲戚接触,父母五年前因病离世之后,伊莉雅就与亲戚们断了联系。
自从来到赵家,伊莉雅第一次体会到来自家族的温暖。
龙凤胎怕生,大嫂就让自家儿女带着龙凤胎走街串巷地玩儿。虽然每日龙凤胎都是脏兮兮地回家被大嫂训,可是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再也没有消失过。
伊莉雅第一次来那么大的城市,出门的时候局促地都不知该迈哪条腿。赵母就每天带着伊莉雅上街,教她认信号灯,教她怎么坐公共马车,就连哪家菜贩子缺斤少两这种事都告知伊莉雅。
赵阿常看着伊莉雅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它就能放心地出去找活儿干了。
不过,赵阿常出去打工的计划最终没能成型。
因为衙门通知他去领钱了。
赵阿常看着手里的银票,眼睛里写满了希望。
对了,那盒金饼呢?去哪儿了?赵阿常回家之后,就把金饼还给了赵父,不过赵家没人愿意收,如今的赵家又不缺钱,最后还是赵家大嫂拿盒子垫桌角才算是结束了这场纷争。
有了本钱的赵阿常干起了老本行。他在鼎丰小吃街租了个摊位卖起了罗国小吃,日子也还不错。如果他大嫂没有把他媳妇拐去翻译学堂教书,整日加班就更好了。
赵家喜气洋洋,赵家之外的大多数大楚百姓也是兴高采烈,只有水师和汪汪队不太开心,前者是忙得焦头烂额,后者是被折腾地垂头丧气。
大楚百姓见水师威风凛凛地回港之后,就纷纷支持鼓励自家孩子参加水师。一时间,水师征兵处被围得不泄不通,上至年近花甲打过北戎的老人,下至刚背会《三字经》的垂髫小儿,全都挤在门口。
甚至还有小娘子彻夜守在门口,就为了加入海上女子突击队。人家说了,只要能让她进水师,干啥她都愿意,参加不了突击队,当个大夫,当个伙夫,甚至是去打扫卫生也行啊。
大楚百姓想要参军的热情空前高涨,看得外邦心惊胆战。
水师一边要向别国解释,他们没有增兵的想法,一边又要劝导百姓,回家好好工作,已经有好些人好几天没睡过觉,黑眼圈都快蔓延到嘴角了。
水师忙忙碌碌,元祐帝也没闲着。
大楚从罗国手里讨到赔偿之后,元祐帝就发诏令通知各国。
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得无理由擅自扣押大楚百姓及其财产,否则就是与大楚为敌。当然,要是大楚人在当地犯错了,那就另当别论。
这条诏令经由《猫儿胡同日报》发出以后,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反馈,当然是一水儿的好评。高粱向老四抱怨,门口的信箱都被塞爆了好几次,百姓来